帳篷主要有 “黑帳”(牛毛帳篷)、“白帳”(羊毛帳篷)、“花帳”(厚布帳篷)和“布帳篷”等類別,其中“黑帳”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關系最為密切。
牛毛帳篷,系用牦牛的長毛織成的帳篷料即稱為“日雅”的粗氆氌縫制的。粗氆氌每幅寬約30厘米,長短由帳篷的大小而定。將若干幅“日雅”拼接縫合成兩大片,兩片相接的縫隙有約60厘米寬,放在頂部當作天窗。連接的兩邊鑲白色帳篷料,因為以白對白,黑對黑相接是人們所忌諱的。帳篷的大小是根據經濟條件和家庭人口縫制的,一般縫制一頂帳篷需“日雅”二三十幅,也有的需要四五十幅。帳篷越大,需要的“日雅”數量越多。過去,三十九族的霍爾王府邸也設在一個巨大的帳篷中,稱“赤堆冬雄”(意為“聚萬容千”),后來帳名成為宗的名稱,叫“巴青”(意為“大帳”)即今天的巴青縣。由于牛毛帳篷呈黑色,故稱“黑帳”。也有的人家為了美觀,用羊毛“日雅”從帳篷門到篷頂,直延伸到后壁,形成一條白色的寬帶。
帳篷由篷頂、四壁、橫桿、撐桿、橛子等部分構成。篷頂正中是天窗。天窗起通風、采光的作用。天窗上有一塊蓋布,白天打開,夜晚蓋上,可防雨和冷風直吹帳篷內。篷頂與四壁交接處的四角和四邊的中部各縫有一根長繩,通常為八根稱為 “江塔”的繩,繩長七八米、十幾米不等,一般是結實的牛毛繩或牛皮繩。帳篷四壁的底部還有若干小繩扣,用來牽釘橛子,一般隔三四十厘米一個。帳篷的“門”大多是左右帳“壁”重疊合攏充當(其中一端晚上用镢子固定,白天可撩起;另一端則始終固定);有時是一道可掀開的簾子,平時合上,進出掀開。
搭建帳篷的選址很重要,一般要選水草充盈、易于放牧和生活的地方。牧民對選址的標準有形象的說明,要選“東如開放、南象堆積、西如屏障、北象垂簾”的地方,或者要選“靠山高低適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的地方。地址選好后,帳門朝東,這是遵循祖先傳下來的習俗慣制。有諺云:“人合倫理,帳門朝東”。搭建時,將帳篷頂部四角的“江塔”繩拉向遠處,系于釘好的木橛(也有用鐵樁或較直的羊角作橛)上,然后在帳篷中架一根木桿作橫梁頂住篷頂,用兩根立柱支撐橫梁兩端,接著調整四周拉繩的松緊即可將帳篷固定。最后用橛子釘住帳篷四壁底部的小繩扣,使帳篷四壁繃緊固定。帳篷搭建好后,為擋寒風,有的人家在帳篷內用草皮砌一圈高約一尺的矮墻,有的在帳篷外用草皮或牛糞圍一圈一米多高的矮墻擋風。牛毛帳篷防雨防雪,經久耐用,一頂好的帳篷可用幾十年。牛毛帳篷還可自如地加大和變小。如家庭人口增多,可將“江塔”繩下移,在帳篷底邊接上一截,帳篷內的使用面積便增加,反之將“江塔”繩往上移,帳篷又可變小。“黑帳”是藏族牧民移動的家,溫馨的家。(選自陳立明《西藏民居文化研究》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