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援助:敞開大門用了三十年
國際先驅導報見習記者鄧媛發自北京
提及國際援助,除了政府接受的國際發展援助外,還有一部分就是救災援助。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國接受了大量國際援助,對外援打開大門,在今天的中國人看來,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實上,這扇大門從關閉到半開再到完全敞開,竟然經歷了三十多年。這其中,重大災難事件往往成為重大轉折點,記載了中國對待國際援助轉變思想、逐步開放之路。
唐山大地震:對外援說“不”
中國紅十字總會聯絡部部長王小華記得,他是恰逢改革開放時參加的工作。那一年,他趕上了一個好時間:從1979年起,中國改變了只捐款不受援的政策,采用“有取有給”的方針,開始接受聯合國發展系統的無償援助。
而此前,中國一直處在文革極“左”的思想和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的經濟封鎖中。“文革十年里,紅十字會的工作全部停止。即便有華僑想往國內捐贈些什么,也沒人敢接。”王小華回憶道。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里氏7.8級的地震后,唐山,這座擁有全國百分之一產值的河北最大重工業城市頃刻間被夷為平地,共24萬多人喪生。在震驚和遺憾的同時,世界各國紛紛主動表示要援助中國。
然而,兩天后,中國外交部正式謝絕了國際社會的好意。《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自力更生的救災努力將“說明我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當時很多華人華僑情緒激動,一定要捐款,但是紅十字會就不收,令他們感情很受傷。”
四川道孚地震:第一次被動接受外援
改革開放后,人們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指導下,觀念開始有了新突破。1981年1月,四川道孚縣發生6.9級地震時,中國紅十字會收到國際紅十字聯合會的電傳,問是否需要幫助。王小華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我們當時提出想要十幾頂帳篷,這是我們第一次接受救災援助。結果,第二天人家就給送過來了。”
緊接著,在中越邊境,中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安頓27萬名印支難民時,再次接受了國際聯合會的援助。“當時,規模就比較大了,有醫療設備、價值上百萬元的物資和捐款等。”王小華介紹道。
雖然這一時期,中國總是被動地接受國際援助,但與唐山大地震相比,已從完全拒絕走向了有限地、審慎地接受。在王小華看來,這已是質的跨越。
大興安嶺火災:第一次允許申請外援
開放的門檻不總是一蹴而就的。經過80年代幾次事件的循序漸進,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特大火災時,中國第一次主動向國際社會提出了受援請求。
當時,中國政府不僅主動聯絡國際援助,而且還成立了統籌小組統一接收國外捐贈。國際社會對大興安嶺火災也給予了高度關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紛紛發來慰電。
此后,國務院批準了《關于接受國際救災援助中分情況表明態度的請示》,明確指出當“省范圍內一次性災害倒房30萬間以上、或農作物失收面積1500萬畝以上”等情形時,可“公開呼吁請求國際援助”,甚至可以“申請專項援助”。
華東水災:第一次大規模呼吁外援
大興安嶺火災后,1991年華東水災進一步推動中國人走出了以往的思維模式,中國政府專門召開“救災緊急呼吁”新聞發布會,向中外記者介紹災情,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大規模、直接呼吁國際社會救助。
“我們一步步敞開大門離不開政策的開放。”王小華表示,“同時,我們也認識到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一方面,你的政策透明能博得國際尊重;另一方面,號召更多的人關心災區人民,對百姓是件好事。”
據王小華介紹,90年代以后,中國政府歷次應對災情都非常“積極主動”,“中國的救災外援之路經歷了封閉、半封閉的過程,如今已是完全敞開。”(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