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 圓明園在我們心中是一個特殊的符號:它代表著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頂峰,同時也意味著一段恥辱、悲憤的歷史創傷,一種自強、復興的民族情結。自上個世紀以來,渴望強國的中國人賦予了圓明園遺址太多的解讀。2008年2月18日,在浙江橫店,要重建一座圓明園的新聞一經發布,立即在社會上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解說:這是圓明園遺址,它的原貌已經消失了一百四十七年,如果按照歷史資料和文學作品中的描繪進行復原,這里,可能是這樣的,而這里,也許又是這樣的。今天,人們依靠電腦技術,發揮最大的想象力,試圖恢復它的容貌,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到底能展現那個“萬園之園”的多少氣魄和精華。現在有人提出想要重建它,重現它的輝煌。
橫店圓明新園的新聞通報會會(說明性字幕:2008年2月18日 橫店圓明新園新聞通報會)
解說:這場新聞通報會吸引了近兩百家媒體。浙江橫店的民營企業家徐文榮宣布了他的計劃。
徐文榮:橫店要建圓明新園。
解說:橫店重建圓明園的消息,經過媒體的報道傳遍全國,人們通過各種渠道發表各自的看法,引發了事關圓明園的爭論。
解說:在消息發布的第九天,北京圓明園管理處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表示反對,宗天亮,北京圓明園管理處新聞發言人。
宗天亮:圓明園具有唯一性,具有不可替代性,當然也具有不可復制性。那是不可能實現的東西。
解說:與此同時,一些專家學者對這個項目表達了反對意見,全國政協委員張廷皓是中國文化遺址研究所所長,他在今年的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堅決反對重建。
張廷堅:我也講了掛羊頭賣狗肉,我也講了魂不附體。我認為占用大量的土地、空間去做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得不償失,而且投入是兩百億。
解說:汪之力,八十年代后一直領導著保護及整修圓明園遺址的社會和學術活動,在得知這個消息后,95歲的他,特地開了博客,發出反對的聲音。
汪之力:你有什么資格,你拿著圓明園的名義鼓動全國人民的愛國心,全國的經濟力量來給你搞商業行為。來籌這么大的數字,你有什么理由,
解說:葉廷芳是長期關注文物遺址保護工作的著名學者,幾十年來他特別關注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工作,始終反對任何重建和修復的做法。
葉老:圓明園,我們要把它作為一個圣地一樣來對待它,如果任何模仿行為,我認為對他有一個不尊重,一個褻瀆。仿建這個圓明園是不嚴肅的行為。
解說:在一片爭論聲中,也有一些專家學者表示支持。王道成,人民大學教授,清史研究專家,他歷來主張重修圓明園。
記者:您怎么看這個爭議,怎么看橫店要重建圓明園這個事?
王道成:我覺得橫店重建圓明園對于弘揚民族文化,使我們中國古代的建筑藝術和園林藝術得以承傳,我覺得這個很有意義。
解說:羅哲文,今年八十四歲,他年輕時曾加入梁思成創辦的營造學社,是中國第一批古建筑專家。
羅哲文:我是支持的。就是從我們歷史傳統來說,叫做盛世,太平盛世修這個文物古跡,我認為這是一個文化產業,文化建設的工程。
解說:這場爭論的中心人物是這個項目的發起人徐文榮,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會怎樣面對這些爭議,他為什么要建圓明新園呢?記者來到浙江的橫店尋找答案。
解說:橫店鎮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區,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但是徐文榮改變了橫店,自1996年起,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建成了幾十個古裝戲影視拍攝景點,一些著名影片都在這里取景。著名導演、演員的到來,影片中熟悉的場景,給橫店這個丘陵小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商鋪:以前是抬頭看見八面山,一天三餐吃稀飯。現在每個月都有一兩千。
解說:橫店鎮的人均年收入在兩萬元左右,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給橫店鎮的老百姓帶來了富足,幾乎每天都有十幾個劇組在橫店拍戲,來自全國各地群眾演員的數量也相當大。
這些群眾演員成了橫店鎮數量相對穩定的外來人口,他們在橫店生活,也是橫店鎮穩定的消費群。
串場:“橫空出世,店乃一城”,這句話形象地展示了橫店這些年發展的氣魄,影視城的成功,讓橫店的游客達到了浙江省景區接待量的第二位,僅次于杭州的西湖,而一旦圓明新園的建成,將會成為迄今為止橫店景區當中投資數量最大專家力量最為雄厚的一個特大項目。橫店方面認為無論是他的文化藝術品位,他的歷史感、休閑性都是最高的,而事實上,有關新建圓明園的爭議迄今為止最大的。
徐文榮:其實無所謂爭的。
解說:徐文榮是浙江東陽市最有名的民營企業家,自42歲棄農經商以后,他的產業涉及工業、農業和文化。雖然他的工業項目產值利潤都比文化產業要高很多,可是現在他對文化產業的熱心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工業。橫店圓明新園并不是徐文榮仿建的第一個著名古建筑,在橫店,記者看到了根據經驗和想象復建的秦王宮。甚至還有仿造的故宮,連太和殿也是按一比一的仿造的。
記者:當初橫店也有好多影視城方面的建筑,也涉及到一些歷史甚至文物,歷次都沒有引起這么大的爭議,您覺得為什么到了圓明園爭議這么大?
徐:因為那些東西沒有宣傳。我想建就建,只要土地批下來就行了,人家不知道。因為我要200億的錢,我只得去社會上去籌集資金,必須要宣傳。200個億是專家提出來的。你說200億,我就叫200億。后來我一算建圓明園只要70億,130億干什么,通過這個宣傳,大家來募捐,把文物收購回來。我捐贈給國家。70個億,我通過投資來解決。
汪之力:他入股拿影視城的名義,我就搞影視城,他募捐,那可以,你叫影視城,你現在是拿圓明園的名義,你怎么可以,你怎么可以拿圓明園的名義。
張廷堅:打的是愛國主義的旗號,是大家來捐助,那么入股是什么呢?肯定是追逐利益才入股了,沒有利益動因誰入這個股。所以這個和我們愛國主義的那種崇高目標又怎么相符。
記者:您當初決定在橫店重建圓明園的初衷是什么?
徐文榮:發展文化產業。第二個,造這個景不容易,我們盡量地去傳承歷史的文化,第三個最大的目的,就是什么?這叫做企業社會責任。這個圓明園一建,能夠帶動35000個人就業了。圓明園我算過五年的前期,三年的經營,7年經營以后,我以200門票計算,我也可以拿到門票總收入中的100個億。
記者:就是說圓明園建成以后,會有一個非常光明的經濟前景,發展前景
徐:對。我投資7年經營全部收回。你這個行業,旅游業產業,影視產業帶動了以后,這樣子,我的門票100億,帶動了老百姓的500億的收入。
記者:有一種說法,“圓明園”這三個字有非常深刻的歷史內涵,是有內容的,是一種公共資源。但是我們現在了解到,您的圓明新園將來是一種商業運作模式,它會有商業利益。這種結合跟圓明園這個既有資源的結合,有人認為是不合適的,您怎么認為?
徐文榮:什么叫做商業行為?什么叫做公益事業?他們實際上弄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