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用具的不斷改進和完善,無疑對書法藝術的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它不僅拓展了書家的創作天地,豐富了書法藝術的表現手法,對書法藝術的普及與繁榮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學習書法技巧,實際上也是如何充分掌握與發揮書寫工具的特長。不同的書法家使用不同性能的書寫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兩晉時期,與書法發展密切相關的諸物質要素在逐漸豐富,其中文房四寶的制作和廣泛應用于書法,對書法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關節點。沒有這個物質基礎,此時的書法要得到空前的發展,特別是文人書法的崛起并占據書壇的主導地位是不可能的。下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兩晉的筆、紙、硯與墨對書法的影響。
(一)筆
文人須臾離不開筆,兩晉時期筆的制作已經很精細,鹿、羊、雞、兔等獸毛及木管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了,對筆毫的成分,筆管的制作均精益求精,以適應書家們的要求。晉代崔豹在《古今注》中所記用羊毫為被、鹿毛為柱的制筆法,是取不同獸毛而兼用其優點的思路,可見晉人實際上已經制作出了兼毫。晉代成公綏的《故筆賦》,郭璞的《爾雅圖贊.筆》,都對晉代的筆有所描述和禮贊。另外有些書法家本人就是制筆高手,并且親自動手制筆。如晉代的衛昶,他本人不僅是位書法家,擅長古文、篆隸,“又妙作筆,子敬得其筆,稱為絕世”。 書圣王羲之不但在書札中多次提到過對筆的要求,傳說還做過《筆經》一文,對制筆的方法講的很精到,羲之《筆經》云:“凡作筆須用秋兔,秋兔者,仲秋取毫也,所以然者,孟秋去夏近則其毫焦而嫩,季秋去冬近則其毫脆而禿,惟八月暑寒調和乃中用。”晉代安徽宣城出一種紫毫筆,以紫兔毫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筆尖尖挺耐用,享名于世。
晉代傅玄在《筆賦》中云:“簡修毫之器兔,選珍皮之上翰。濯之以清水,芬之以幽蘭。嘉竹翠色,彤管含丹。于是班匠竭巧,名工逞術;纏以素枲,納以玄漆;豐約得中,不文不質。爾乃染芳松之淳煙,寫文象于素紈。動應手而從心,煥光流而星布。”他對制筆和書寫作了由衷的贊美。他還在《筆銘》云:“韡韡彤管,冉冉輕翰,正色元墨,銘心寫言。”從這些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由于人們對筆的喜愛使得筆管的制作變得越來越華美,到了晉代對筆管的制作就愈加華貴。晉時有木、竹、玉、鐵、琉璃等筆管,而奢華者有嵌寶玉的的琉璃筆管、青鏤筆管、飾以黃金珠寶的筆管等,這不但與當時門閥大族的崇尚浮華,重雕飾的風氣有關,而且也與當時的封建等級思想有關。
書家的書風各異,對筆毫的要求亦不同,反過來說因為筆毫的不同也會形成不同風格的作品,故而毛筆種類繁多。筆毫的多種制作,又促進了書風的發展、改進,這是相輔相成的。世傳王羲之寫《蘭亭序》用的是鋒端勁強有鋒芒的鼠須筆,又據米芾說王羲之的《行書帖》真跡是用竹絲筆所寫的,但事實難以考證,不過我想這也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