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反補貼”爭端迎來關鍵階段。繼WTO在8月31日決定成立專家小組,就美、墨訴中國不當給予國內企業出口補貼展開調查后,記者昨日獲悉,日本、歐盟和加拿大等7國和地區已表示將作為“第三國”參加專家小組。
“日本、歐盟的‘第三國’身份說明他們認同美、墨的指控。”中國WTO研究會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而這可能使他們成為美國在此案中強大的“后援團”。
自2006年美國就中國汽車零部件進口措施訴諸WTO,更多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爭取本國利益這一方式的案例開始占據中美貿易博弈的重要篇章。2007年美國先后就中國補貼措施、知識產權保護、圖書和音像制品市場開放問題分別訴諸WTO。此次也是繼汽車零部件案后,WTO就中美貿易問題設立的第二個專家小組。
“專家小組的裁決相當于法院的一審,通常在1年內提交最終報告。而一旦最終美、墨勝訴,中國按裁定終止所謂補貼,進口中國產品的國家的制造業都將從中受益。”上述專家稱。
按照相關程序,世貿組織專家小組到位需要45天左右。中方日前表示,在專家小組調查過程中,中方將繼續捍衛自己的立場和利益,并堅信中國所采取的相關措施符合世貿組織規則。貿易專家趙龍躍則對記者說,把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貸款,甚至在華外資銀行貸款都看作是優惠貸款是否合理等問題的澄清至關重要,這都需要中方做好充分的準備。(劉映花)
相關新聞
前7月中國遭34起貿易救濟調查
據新華社電(記者 姚玉潔)記者從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獲悉,今年1至7月,共有16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34起,涉案金額約為15.23億美元。
這34起貿易救濟調查包括反傾銷28起、反補貼4起、保障措施2起。同時,中國還遭到美國“337調查”10起。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數量仍然較多,約占案件總數的60%。從涉案產品看,主要集中于五礦、輕工、機電等我國具有出口競爭力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