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國全面收緊玉米深加工 保障糧食安全 新政策嚴控糧食能源化 -中國未成年犯罪率年升13% 兩千萬留守兒童存憂 傳遞了什么信號 -過去5年中國失業率未破4.3% 已得有效控制 大學生熱衷職業規劃 -建行研究部:第二套房首付款比例應提高 重慶建行將首付提至4成 -北京地鐵票價有望降至2元 月票或被取消 一卡通功能大大增加 -全國教育收費專項檢查工作開展 民辦幼兒園需建教師跟校車制 -9月中國CPI漲幅或放緩 低于8月 料年內央行還會加息一至兩次 -城鎮居民對收入預期謹慎 預期物價攀升 -五年新政 中國資本市場實現歷史性跨越 貨物貿易世界排名第三 -國產大飛機研發之爭再起 負責人已定 民資挑戰現有研發模式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中國物價緩升將持續到2009年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2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通貨膨脹、加息、房價上漲、房貸收緊,每一樣都刺激著老百姓神經的經濟金融領域事件,同時也在撥動經濟學家的思弦。在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眼里,今年余下三個月甚至更遠的可預見的將來,中國宏觀經濟以及金融運行形勢將走向何方?本報記者近日對王志浩進行了獨家專訪。

CPI會緩慢上升

記者:人行行長周小川最近提到,要通過加息改變中國目前由于通脹導致的負利率狀況,直至將利率變為正利率。這里所指的正利率有沒有計算的標準值?

王志浩:央行官員發表言論希望能看到實際存款利率為正,表明央行認為加息尚有空間。但實際利率到底是多少卻難于測算。理論上,應該使用通脹預期——但對此沒有人能提出完善的主張。次優選擇是使用歷史數據,但到底應該用目前的單月CPI(6.5%)、過去8個月的平均CPI(3.9%),還是GDP平減指數(名義GDP除以實際GDP)?不得而知。

記者:您對于中國CPI未來運行軌跡的預期是怎樣的?

王志浩:應該是緩慢上升,直到2009年(具體見表格)。從各種公開的數據來看,豬肉價格是近來中國CPI指數增長的主要原因,但這種因素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預期豬肉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得到控制。

我們現在擔心的,反而是制造業價格未來可能上漲。這里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一個是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和中國制造業機器老化而出現的生產效率下降,而制造業領域的物價上漲,對于國家來說影響更大。特別是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企業不得不提高工資,通貨膨脹惡性循環的壓力更大。可以說,中國流動性過剩的情況,還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

加息須縮小存貸利差

記者:雖然人行今年已五次加息,但外界仍然認為存在進一步加息空間。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王志浩:我認為中國今年還將有一次加息,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將達到7.56%,應該還會有四次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達到14%水平。不過,因為特別國債的發行,作用相當于準備金率的提高,因此準備金率提高實際會變成一到兩次。

在加息問題上,我認為貨幣政策執行者將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現在儲蓄存款搬家到股市和樓市的趨勢在持續,存款活期化趨勢也在繼續,資產價格風險很大,主要原因是因為存款利率仍然太低。最好的辦法是縮小貸款和存款利差。但另一方面,縮小利差對于中國銀行業今年下半年的盈利影響很大。我們都知道,很多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利差收入占總體收入的份額在擴大。

來源: 廣州日報
1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城鎮居民對收入預期謹慎 預期物價攀升
各國物價突破心理防線 三重因素加劇通脹風險
中國下半年物價走向尚存四大變數 未來幾月CPI達7%或更高水平
物價漲了,加薪還會遠嗎?
發改委:物價水平仍在可控范圍 CPI或創新高
發改委建議減免稅費調控地方物價 不會采取行政手段干預糧肉價
兩部委稱已采取措施穩定物價 四大措施保障城市低收入群體生活
防物價波動 商務部擬建商品預警機制 全年CPI有望控制在4%以下
價格專家解讀物價:經濟增長需相應物價水平支撐
消費物價漲幅創10年新高 分析預計下月再加息
圖片新聞:
中國首架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噴氣機年底下線[組圖]
"韋帕"肆虐800萬人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66.2億[組圖]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聚焦十七大前中國人事任免
· 中國反壟斷法出臺 向壟斷說“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農村計劃生育網絡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