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于世春今日在此間表示,近年來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取得了驕人成就,連續十二年位居世界造船的第三位。上半年中國新承接船舶訂單和手持船舶訂單均超過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正式進入到世界造船的“第一方陣”。
一九七七年,鄧小平高瞻遠矚,提出“中國的船舶要出口,要打進國際市場”,由此拉開中國船舶走向國際市場的艱難歷程。經過三十年的艱苦創造,中國船舶工業走出了一條吸收、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逐步實現了技術、標準、設施、工藝、管理、貿易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并開始與先進造船國進行全方位的直接較量。
中國船舶配套發展論壇今日在武漢舉行,于世春應邀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他說,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船舶工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各項指標接連創下歷史新高,連續十二年位居世界造船第三位,初步形成了環渤海、長江中下游和珠江口三大船舶制造中心。
今年上半年,中國船舶工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全國造船完工量七百五十五萬載重噸,較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四十三,占世界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十九;新承接船舶訂單四千二百六十二萬載重噸,同比增長百分之一百六十五,占世界份額的百分之四十二;手持船舶訂單首次超過一億載重噸大關,同比增長一倍,占世界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四十二;船舶產品出口一百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金額達五十四點九億美元,同比增長六成以上。
至此,中國新承接船舶訂單和手持船舶訂單均超過了日本,僅次于韓國,位居世界第二位,正式進入到世界造船的“第一方陣”。
于世春表示,強大的船舶工業必須有一個同樣強大的配套產業作為支撐。目前,中國船舶配套業發展滯后已成為制約船舶工業發展的重大瓶頸。可喜的是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制定政策,不斷優化船舶配套工業產業鏈,加快關鍵設備的研發和制造,引導和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組建特色鮮明的配套工業園,形成聚集效應,這為今后幾年中國船舶工業發展進入全面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進程打下堅實基礎。(記者 徐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