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京滬高速鐵路項目終將開工建設。昨天,《第一財經日報》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已批復京滬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此前該項目一直沒有開工建設正是因為可行性研究報告一直在審批之中。
去年3月,發改委曾發布公告稱,批準京滬高速鐵路項目立項并開始進行可行性研究,將組建京滬高速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專門負責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但預計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的京滬高鐵立項后卻遲遲未開工,事實上在去年該項目就已完成了途經流域的防洪評價、地震災害評價,上報給國家環保總局的環評報告,上報給國土資源部用地的預審報告,只欠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這一“東風”。
去年8月,受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開始對京滬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進行評估。堪稱國內最繁忙鐵路干線的京滬線,連通長三角、環渤海兩大經濟發達地區,沿線人口占全國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目前運輸密度是全國鐵路平均水平的四倍,修建高速客運專線已迫在眉睫。
作為《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項目,京滬高鐵全長1318公里,全線按最高時速350公里、設計運行時速300公里,共設置北京、天津、濟南、蚌埠、南京、上海等21個客運車站。屆時,北京到上海直達只需5小時,年單方向輸送旅客8000余萬人,將比目前京滬鐵路上每小時平均130公里的動車組縮短5小時。
如今,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后,按照常規,審批后3個月可以開工建設。此前,鐵道部曾透露,京滬高速鐵路預計今年開工建設,并將于2010年投入運營。
京滬高速鐵路計劃采用高速輪軌技術建設,并積極探索市場化融資方式,吸納民間資本、法人資本及國外投資,構建多元投資主體,拓展多種投資渠道。此前,鐵道部曾透露,在鐵路技術裝備方面,京滬高速鐵路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基礎上,采用國產化的技術裝備,打造中國品牌,將有70%以上的技術依靠自主創新。
昨天,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博導孫章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南車集團、北車集團等國內大企業已經開始與國外大公司聯合開發高速列車技術,其中南車集團在吸收消化西門子的技術后,自行研制的最高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車已經下線,并計劃在明年應用到北京到天津的城際客運專線上。
不過,孫章也指出,由于高速鐵路的速度快,對軌道、軌基的抗震動、抗沖擊力的要求高,甚至鐵軌之間的距離精度要求也更高,因此修建鐵路的技術水平需要再上一個檔次。陳姍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