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全球能源挑戰的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清潔煤技術所帶來的好處。”彼德·德·威特在國貿對中國媒體強調。
身為殼牌天然氣及發電業務執行副總裁,上個月末專程飛抵北京。此間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與將在華大面積推進煤層氣項目密切相關。因為目前殼牌在煤氣化領域擁有全球第一的開發技術,而中國政府將從2008年開始加大治理二氧化碳排放。
彼德·德·威特把全球能源挑戰問題總結為三大嚴峻的能源現實。“全球的能源需求正在加速增長;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常規油田卻在日益衰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速度將超過能源需求。”
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0億以上,目前為66億。能源需求的增長速度甚至比人口的增長速度更快。而作為發展中國家尤其中國和印度正在步入能源密集的發展階段。
在今后幾十年內,盡管化石燃料仍將繼續在能源組合中占主導地位,但“易采油”即比較容易開發的石油和天然氣,將不能跟上能源需求增長的步伐,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常規油田卻在日益衰竭。與此同時面臨的是,“非常規石油”開采這需要消耗更多能源、難度更大、花費也更高。
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這些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在當下仍然面臨重大障礙之時,業界把目光再次聚焦于儲量最豐富、最經濟的煤炭上。殼牌研究表明,增加煤的開采和使用量障礙相對較少。
根據大多數預測數據,從現在起到2030年煤炭量將增長60%以上,仍將占整個能源市場的大約1/4。而作為能源消耗大國,中國目前在能源資源總量中,煤炭依然占到70%以上。
煤價格適宜,儲量豐富,但距離環境保護,回收其產生的二氧化碳仍有一段距離。彼德·德·威特強調說:“如果政府能針對氣候變化問題制定政策,推廣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那么煤氣化技術相對于超臨界常規技術的優越性將會更加明顯。”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統計,1971年至2004年間,全世界與煤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速度超過了與天然氣和石油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速度。在2004年,煤成為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來源,占總排放量的40%。
在過去的30年里,殼牌在亞洲草簽了兩項煤氣化技術轉讓協議。據統計,迄今為止殼牌在中國已成功銷售了15項氣化技術許可,有5家已經把殼牌的技術投入運營,這其中包括位于湖南岳陽的中石化殼牌岳陽煤氣化有限公司。
此間分析人士強調,近年來,中國積極探索用煤基合成氣生產甲醇及其衍生物。除去甲醇用于生產運輸燃料、潤滑油、塑料等眾多不同用途以外,煤基合成氣可以用來取代石腦油等更昂貴的原料。
或許基于這樣一個市場前景的戰略考量,當2006年中國成品油市場對外全面放開之后,殼牌發力進軍燃料油與煤層氣兩個新領域,從而完成在華“戰略投資者身份獲取零售終端”的轉變。
據悉,年前殼牌殼牌船舶油品業務部已在上海港向國際客戶提供散裝船用燃料油,其合作方為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