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已將今年的物價控制預期目標定在4.8%左右,能否完成此目標,農產品價格走勢很關鍵。
農產品價格問題專家、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認為,農產品價格目前要下降將是困難的。
他認為推動價格上漲的一個很大因素是貨幣效應,其次是經濟高增長帶來的供求關系變化。
由于糧食需求量還有進一步缺口,因此馬曉河認為,長遠看,中國的農產品是短缺的,需要進口。糧食自給率的安全線可以適當降低,但他認為必須維持在90%以上。
近十年來,中國的糧食自給率穩定保持在95%以上,實現了糧食產需的基本平衡。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06年末,國家糧食庫存同比增加300多億斤,糧食的庫銷比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17%到18%的安全線。
本輪農產品漲價可以追溯到2006年6月,目前已經從主要口糧、豬肉、豆油延伸到更多的品種。
馬曉河近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價格的變化,一般來自三個方面:成本、供需狀況、相對貨幣量。這輪農產品上漲,同樣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漲價的開端在于部分農產品局部的供需缺口,整體的漲價能量來自于經濟的高增長和貨幣的溢出效應,生產成本和比較收益的變化是持續漲價的根源,而國際市場行情及國際上的投機行為加劇了漲價過程。
在解釋貨幣因素傳導的背后機理時,馬曉河介紹說,過去農產品是統購統銷,一旦政府決定漲價,央行必須發行相等的貨幣給它配套,這時候是農產品價格上漲引起通貨膨脹。現在貨幣不是根據農產品價格上漲發行,而是根據投資,根據外匯儲備多少來發行。農產品價格現在基本由市場決定,貨幣發行會形成溢出效應,使得“貨幣籃子”和“食品籃子”的比例發生變化,引起農產品價格上漲。
根據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從2003年到2006年,我國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了56.2%,而農業增加值增長17.5%,糧食增收15.5%、油料增產8.8%。可見貨幣發行速度快于食品供給增長速度。
談及推高農產品價格的另一個原因——供需變化時,馬曉河認為,經濟高增長階段來臨后,由于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快于供給增長,往往會引起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在農產品生產增長遠低于需求增長的情況下,必然因局部短缺而漲價。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馬曉河表示,影響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幾個因素今后依然存在:一是農產品生產成本仍在上升。比如化肥價格,尿素上漲了70%,復合肥上漲了40%。二是流動性過剩依然存在。“所以今后幾個月,農產品價格還可能延續上漲趨勢。”
如果隨著經濟總量的增長加快,國內需求還將持續增長,中國是否會增加進口?對此馬曉河認為增加進口不無可能,要根據國內供求關系變化而決定。
目前,中國的大豆、油料、棉花、飼料都需要進口。去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突破3000萬噸。(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