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第一周,對于炒房客張洪濤而言,在遍地芬芳的春天必須穿上厚厚的棉衣。
張在京城的公開身份是嘉園裝飾裝修公司的老板,實際上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炒房客,裝修生意也只接自己經手的樓盤。他接受采訪時一再要求隱藏身份,到最后才說:“就要撤出北京市場了,還怕什么?”
近段時間鋪天蓋地的樓市回暖消息并未在張洪濤心里激起多大的漣漪,反而是4月第一周的數據讓他下了最后的決心。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10日統計數據顯示,上周(3月31日至4月6日)北京商品住宅共售出1456套,相比前一周下降近四成,樓市寒冷加劇。
讓張感到雪上加霜的是:一邊頻頻流拍,一邊又即將迎來土地入市高峰,“開發商對后市信心不足,地價松動已成事實,我們還怎么玩”。
樓市回暖假象
3月下旬以來,市場關于樓市回暖的數據不斷公布,尤其是有“樓市風向標”之稱的上海,更是被冠以“量價齊升”的大標題報道。
4月第一周滬上統計數據出來更是唬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達到16405元/平方米,創歷史新高。
記者隨后調查得知,拉高均價的原因主要是:成交面積前10名的住宅項目中,別墅占4個,均價在3萬元以上的高檔公寓有3個;與之相對應的是,上周商品住宅成交量環比下降43%,總成交面積僅有18.31萬平方米。
“聽說北京房價也在回升?”記者采訪過程時常被問到這個問題,求證結果是,京城房價回升僅限高檔別墅和二手房,后者比去年上漲兩成,比上季度上漲了3.97%,同時成交量卻環比大幅跳水33.96%;而普通住宅新房量價依然低迷。
“拉高出貨。”與張洪濤在同一戰線的房地產經紀公司目前必做功課是“房產營銷”。而這直接導致的就是二手房市場的回暖假象。
朝陽地產(北京)經紀公司副總何敏告訴記者:“二手房回暖恰恰顯示的是自住為主的真實需求,而不是投資需求。”
更讓期待樓市4月回暖渡過資金難關的開發商感到尷尬的是,市場在持續低迷之后,4月的第一周仍是“開盤冰封”。
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的數據,上周(3月31日至4月6日),北京商品住宅共售出1456套,環比下降近四成。其中,開盤的戀日水岸、東亞三環中心、紫金新干線等幾個項目,報價均低于周邊項目。
不僅如此,上周深圳、南京樓市的銷量依舊在低位徘徊,認購量比前一周均有所下滑,市場上的僵持氣氛仍很濃厚。
地價頻現松動
最終可能摧垮市場的是連開發商自身都沒有了信心。
9日,上海土地交易中心,臨近拍賣時間仍只稀疏坐著幾個買家。上海土地首次拍賣遇“冷”,8宗地掛牌拍賣,竟有2宗無人問津。開發商也玩起了“持幣觀望”。
無獨有偶。
8日,深圳位于寶安和龍崗曾多次流拍的5宗居住用地再次掛牌出讓。在振業地產以兩年前的價格水平拿下龍崗一地塊后,另外4宗繼續流拍。
廈門在繼上次9地塊集體流拍之后進行了第二次拍賣,10地塊又有4塊流拍,成功交易的思明區黃金地段地塊,與年前相同地塊比,價格被腰斬。昆明黃金地段兩地塊拍賣現場竟遭遇無人出價。
“一是開發商確實沒錢拿地了,即使有錢,的確也有些不敢了。”何敏稱。3月底,北京昌平一地塊16億欲拍賣時,竟由兩個開發商的聯合體拿下,這與往日地王不可同日而語。
就像炒股需要補倉拉低成本一樣,現在開發商似乎連抄底都力不從心了。
事實上,一面是開發商對拿地需求下降,另一面卻是地塊集中入市,供過于求。
記者從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了解到,計劃二季度集中入市的地塊總數達57塊。而在一季度,就已有20余地塊沒能被開發商消化遭遇流拍;其中,2月成交6宗,3月幾乎斷檔。
國家統計局8日發布的全國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一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與上季度持平,但房地產企業家信心指數卻回落了6.8個點。
“大量購買土地的前提是看好未來市場,開發商拿地熱情降低,說明他們對市場不是那么自信了。”原國土部地價所所長鄒曉云對媒體表示,“如果按現在的政策繼續走下去,土地價格肯定是要降的。”
短期炒樓無利潤
“手忙腳亂。”何敏稱,她的許多代理樓盤銷售的同行目前主要功課是如何出貨。
近日,武漢一家位于黃陂區的樓盤推出了“一成低首付”的活動之后,一線城市廣州也無奈摸起了政策高壓:不少樓盤紛紛打出“分期首付”的促銷招牌,其中富力桃園對二次置業者主動墊付首付款一成,南湖托斯卡納則“首付10%”促銷。
張洪濤坦言,連開發商都在被迫承擔更大的風險,實力相對小些的炒房客利潤更是岌岌可危,“目前看,至少短期炒房已無利潤可言”。
在負利率背景下,不炒房,資金往哪流?
不懂股市的張洪濤透露,上個月他已拿出2000萬交給了剛畢業的兒子去炒股。
“股市資金會繼續留在股市,一部分炒樓資金可能正流向股市抄底。”近日,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院長朱戈表示,下跌近3000點,股市已經具備投資價值了;而樓市在政策重壓下已經沒有短期投資價值。
檢測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開始,溫州炒房團和山西煤老板坐擁的大批房源就已開始流向市場,目前的主要動作仍是出貨。
而混淆視聽的是目前仍有巨量外資在進軍內地樓市。
港媒報道稱,包括和黃、新鴻基地產、英皇及華人置業等在內的港企,正斥資逾1000億港元進軍內地房地產市場。商務部長陳德銘亦近日透露,去年有高達800億美元熱錢流入中國房地產市場。
對此,何敏和張洪濤提醒記者觀察外資進入的區域。
記者梳理大量案例看到:嘉里建設與香格里拉聯手在南昌拿地、英皇地產重點開發湖北,越來越多的外資目標并非一線城市,而是相對洼地中西部二三線城市。
“結果很可能是,諸如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尤其是珠三角等區域被資金拋棄。”張洪濤的撤退決心因此更堅定。(公培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