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了解到,三季度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前30名的樓盤的門檻明顯降低,由今年二季度的2.85萬元/平方米以上降低到2.71萬元/平方米。銀泰中心雖然以60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蟬聯第一,但與二季度96177元/平方米的價格相去甚遠。
無獨有偶,除了高檔住宅出現“意外”降價外,北京樓市里的普通商品房也出現了“虛降”現象。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顯示,萬年花城于2008年9月19日獲得預售許可證部分“5-12號樓”,批準銷售套數為82套、預售住宅預售均價為15000元/平方米。截至昨天,該樓號僅售出一套面積為103.98平方米的兩居室,成交單價為6981元/平方米,相當于4.6折。
這一截至目前的京城房價最大折扣被很多人視作“價格徹底松動”的標志,但得知消息紛紛向萬年花城咨詢的消費者卻被告知:“6981元/平方米的價格是絕對不可能的,目前該樓盤價格仍在12000元/平方米以上?!比f年花城的一位銷售人員透露,單價6981元/平方米的這套“著名”兩居室實為一套抵押房,被基本按照成本價格估計后進行“抵押”。而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顯示,正在預售的5-12號樓均價15000元/平方米,比“抵押房”高出一倍多。
上述偶然現象的出現,使得目前多數購房者對于開發商的“自言自語”并不感冒,依舊保持著“持幣待降”的態勢。對此,經濟學家易憲容認為,合理的市場定價機制,前提是信息充分公開。由政府主導,讓公眾了解住宅的開發成本,有利于控制暗箱操作,各方就都能更理性地判斷房地產市場,房價就能更趨向理性。(記者 劉宇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