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率并不是最優選擇中國目前利率水平適當
面對嚴重的金融危機,美國、日本和歐洲都進行了一系列的降息,并把利率調整到接近零利率的水平。我國央行持續的降息也曾引發了對中國是否要零利率的猜想。
但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央行將根據具體經濟情況采用不同貨幣調控手段,并非單靠利率調整這一種貨幣政策。央行副行長易綱也公開向媒體表示,就中國實際情況看,零利率政策或準零利率政策并非最優選擇,中國目前利率水平處在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適當水平。
資金流動性已有所改善
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去年連續5次降息,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專家認為,與此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帶動4萬億元投資相呼應,這是貨幣政策反周期調整的具體體現。幾次降息明顯針對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反映了貨幣當局能夠根據我國經濟的實際情況,利用靈活精確的貨幣政策放大貨幣供應量。具體而言,連續降息旨在保證銀行體系流動性充分供應,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其核心目標是為了保增長。
然而,據央行1月的報告顯示,1月貨幣供應量增長18.79%,人民幣貸款增長21.33%,資金流動性已有所改善。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鑒于刺激計劃效果顯著、貸款增長很快等原因,“未來繼續降息的空間已經不是很大”。連平認為,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存貸利率與美國市場上實際的存貸利率相差不多,進一步降息有可能會導致資本外流,這是貨幣當局目前不愿意看到的。另外,央行會考慮銀行盈利狀況,連續降息已使銀行利潤受到很大影響。由于降息和經濟下滑因素,他估計今年銀行整體利潤可能降到5%—10%,在此情況下,繼續降息會使銀行利潤壓力更大。
反通貨緊縮信心堅定
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近日公開表示,不能將利率降到零區間。他指出,盡管物價上漲壓力減弱讓央行有了進一步降息的空間,但由于中國經濟還沒有到通貨緊縮的程度,央行目前并沒有繼續降息的緊迫感,更不能跟隨主要貿易伙伴國美國、日本將利率降到零區間。如果將利率降到零區間,貨幣政策操作就失去了手段,還可能掉入“流動性陷阱”,增加的流動性如果進入不到實體經濟,一樣存在問題。
央行副行長易綱認為,實行零利率或準零利率政策對中國來說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其原因在于:中國的儲蓄存款余額占GDP的比重高;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和要素生產率均在不斷的提高;資本回報率不支持零利率政策;中國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少、收費少、業務結構有待優化,利率太低銀行無法生存。同時他還表示,中央銀行反通縮和維護幣值穩定的決心是堅定的,完全可以通過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的最優組合來有效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利率過高說法并不準確
針對目前一些關于中國利率水平過高的說法,易綱回應說,與日本和美國實行近零利率政策相比,中國利率水平看似很高,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分別為5.31%和2.25%,不過,各國央行實行的是完全不同的利率計算標準,不能僅從數字上進行簡單對比,中國利率水平并不高。
比如目前中國的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利率為5.31%,一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為2.25%,而美國存款利率是2%左右,美國住房貸款利率大約是5.33%,中國的住房抵押貸款現在大約比美國略低。對于之前提出的中國降息空間有限的說法,易綱做了進一步解釋。他說,空間有限并不意味著不再降息,中國的利率水平是要保持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步,而不是不再動了。
交通銀行22日發布的《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展望》顯示,經過近期連續降息后,預計今年還有一次降息,降幅27個基點。(記者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