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力促國強民富
收入分配問題直接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能否為人民共享,關系著整個社會基礎的穩定。“以2008年底為界限,中國新階段的第二個30年已悄然到來,中國將進行包括經濟改革、政治改革、社會改革、文化改革、生態環境制度改革在內的‘五環一體’的改革,環環相扣,融為一體。”常修澤分析,未來的收入分配改革將不再單兵突進,而應從經濟、政治、社會多個領域著眼。而中長期的方向來看,周天勇認為最為關鍵的仍是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從經濟領域來看,劉煜輝分析,短期來看,收入分配改革可對存量財富進行調整再分配,“但這其中涉及到各個利益階層,既復雜又敏感,是要真正動某些利益階層口袋里的蛋糕的改革,難度較大。”
劉煜輝建議,要提高勞動所得占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必須從根本上改變資源配置的方向,最好良方是資源向私人資本和中小企業傾斜。同時,要支持其向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延伸現代制造業的價值鏈,向上做原材料采購,做研發設計,向下做物流、做銷售網絡,做品牌和商譽、做零售就能夠創造出吸收大量就業的現代服務業。
蘇海南則提出要進一步健全收入分配法律法規。首先,提高收入分配法規政策的層次,逐步健全收入分配法律體系。逐步將現行收入分配規章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層次,同時,將初次分配領域中的資源配置制度、薪酬分配制度、農村分配制度以及收入分配調控制度法制化,均納入收入分配法律體系,使之具有系統性。其次,按緩急輕重抓重點立法。加快健全完善工資分配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工資分配行為,預防和有力打擊拖欠和克扣工資行為。再次,進一步健全收入分配調控法律法規。主要是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法,健全打擊非法收入的法律法規并增強處罰力度。
“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暴露了當前人民群眾對于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需求的迅速上升與政府供給不足且配置失衡,形成一個突出的矛盾。”常修澤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最突出的是解決教育、醫療衛生,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這是尋求市場化改革與社會公平“雙線”之間“均衡”的關節點。
“在國富與民生的關系方面,應通過制度建設,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體現到改善民生上,為人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這方面的重點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和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這是與人的發展關系最直接、最現實的一個領域。”常修澤告訴本刊記者。(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袁元王仁貴實習生胡鐘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