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受矚目的莫過于鐵礦石價格談判,而中鋼協作為買方顯示出了較為強硬的態度。
而這種強硬的態度,卻從未出現在中國稀土產業的談判桌上。而近年,對稀土只賣土價錢的批判也越來越多。
2008年9月,北京大學博士青巖的長篇文章《中國應立即禁止稀土出口》,這是中國學者第一次從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高度,闡述中國禁止稀土出口的理由。文章指出,國家如不盡早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或停止稀土出口,勢必影響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危及中國的產業安全。
因而,在發改委和商務部牽頭下,國家有關部門應每年對稀土產品進行評審后確定出口范圍,對出口數量實行動態管理,并且逐漸關閉稀土產品出口的閘門。
窩里斗導致定價權喪失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一進包鋼稀土大廈的大廳,鄧小平題寫的這句話就赫然映入眼簾。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稀土資源工業儲量約9261萬噸REO。中國稀土工業儲量占全世界的71.1%,達6588萬噸REO。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儲藏、生產以及貿易國,中國已探明儲量和出口總量在全球占比分別達到46%和80%。
但是,中國稀土在世界上卻不具有定價權。而產能過剩、無序競爭、大量廉價出口這三大問題造成中國稀土企業普遍沒有應對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
作為北方最大的稀土企業,包鋼稀土2008年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25億元,比2007年增長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9億元,同比下降45.11%。
“我們產品50%以上是出口的,其中有一小部分直接出口,另外一部分賣給下游的廠商,他們加工后再出口。世界金融危機,尤其是美國和日本高精尖的領域,受到打擊比較大。稀土需求就減少了。為了規避風險,不得不大量拋售。”談到去年的情況,包鋼稀土一名內部人士感嘆說。
而包鋼稀土預計2009年第二季度,其主要稀土產品價格將有所上漲,但由于公司第一季度虧損7800萬元,因此2009年上半年累計凈利潤仍將出現虧損。
“我們有很多子公司,還有許多別的稀土生產企業,大家都生產同類型產品,都獨立對外,貨比三家,拿著單子各家詢價,哪家便宜就買哪家,這樣我們就沒有話語權。這也是為什么稀土只賣出了個土價錢”。該內部人士解釋說。
急需建立稀土戰略儲備制度
對此種情況,各屆對于保護戰略資源的呼聲早已不絕于耳,幾年前就有專家進言建立稀土戰略儲備制度。而近兩年年年“兩會”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呼吁對稀土進行戰略收儲,但是稀土的收儲制度卻遲遲沒有被提上日程。
是什么造成了這種情況?作為企業方面,上述內部人士再記者的再三追問下才表示出自己的想法:中央的領導還是重視不夠。雖然有建議也有批示,但最終沒有了下文。
“在以前有位副主席曾經一年八次來到包頭,來這樣一個西部落后地區,就是關心我們的稀土。但是現在沒有這樣的關注度了。”該人士感慨。
6月2日,記者又走訪了包頭發改委的稀土開發處。
“我們只是接觸項目的統計上報、企業間的協調,提些建議,我們在建立收儲制度方面的影響力很小。”王處長表示。
而去年下半年,包鋼稀土聯合部分子公司及其它企業組建了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對白云鄂博礦為原料的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屬統一收購、定向銷售。目的就是提高對稀土價格的話語權。
對此,王處長表示,這是企業自己的事,稀土處也不會管。但是他認為,由企業自行進行稀土收儲終非長久之計:“企業要運營,利潤最大化的,資金量也不夠大。從國家儲備戰略角度應該把稀土納進去,地方政府也沒那么大能力去做這個事。”
稀土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安四虎也在對建立收儲制度進行積極地倡導。“現在日本已經有四、五十年的稀土資源儲備了,我們建立了國貿公司就是為統一收儲做好準備。”(孫潔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