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囤 中新社發 吉亮 攝
中新網8月13日電國土資源部網站12日刊出《中國國土資源報》題目為《單增供地難穩房價》的文章指出,目前房價走勢不一定取決于土地供給,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某些人為因素。當務之急是增加土地供應同時加強利用監管,實時公開開發商利用進度,保護購房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同時,要問責縱容開發商囤地的地方政府,讓房地產開發中的腐敗現象無處藏身。
以下為文章內容:
近幾個月來,一些大城市的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價格快速上漲,北京、上海、廣州等熱點城市土地市場迅速升溫。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把增加土地供應作為穩定房價的重要舉措。
據悉,北京今年采取“多儲快供”的策略,投入上千億元用于儲備土地,并根據儲備和需求情況,主動調整供地節奏。廣州計劃供應商品住宅用地250萬平方米,大大高出去年供應量。福州、南昌等地也紛紛表示,將增加土地供應,穩定房價。那么,目前各地增加土地供應的政策,就一定能實現穩定房價的初衷嗎?
按造正常的市場規律,當一種商品供給增加,其價格必然會下降;當一種商品供給緊張,價格就必然上漲。但不可忽視房地產市場中非正常因素的干擾,因為目前房價走勢不一定取決于土地供給,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某些人為因素。
就土地供應而言,假設政府平均每年無條件地向全國開發商出讓1億平方米住宅建設用地,看起來土地供應量大大增加了,可是,這些土地到了開發商手里,可能馬上就會被囤掉7000萬平方米,只拿出其中的3000萬平方米慢慢規劃和開發。
由此可見,如果一味強調供地,而忽視了供地后的嚴格監管,增加土地供應的實際效果將大打折扣。當務之急是在增加土地供應的同時,加強土地出讓后的開發利用監管,實時公開開發商土地開發利用進度,保護購房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同時,要問責縱容開發商囤地的地方政府,讓房地產開發中的腐敗現象無處藏身。(譚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