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周五開始,8月的宏觀經濟數據和信貸數據就將陸續公布。據此前各大機構的預測及剛剛閉幕的G20財長會議傳遞出的各國經濟復蘇信號,業內預計8月經濟數據有望全面回暖。
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克農也在周一稱,8月出口預計較上月增長,同比降幅亦較7月縮窄,出口整體前景有所改善。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預計,8月出口同比下降19.7%,比7月降幅大幅度收窄,這主要是由于幾個代表性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數據均在隨海外經濟的回暖而好轉。 “美歐物價回落,美國以房市為代表的復蘇已經開始,歐洲國家PMI、英國7月零售量紛紛高于市場預期。 ”
最新對20位經濟學家的調查問卷顯示,針對受金融危機沖擊較大的進出口,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8月,進出口降幅均收窄。但是,20位經濟學家對進出口數據的好轉程度有較大分歧,特別是對進口數據的分歧較大。
專家觀點
外需全面復蘇尚需時日
考慮到歐盟、美國和日本三大主要貿易伙伴也只是剛剛踏上復蘇之旅,觸底之后的低位運行或將持續一段時間,我國出口的復蘇也許將是“長路漫漫”的過程。
就數據而言,分析人士稱,考慮到去年第四季度出口大幅下滑導致的基數較低的原因,今年第四季度,甚至在第三季度末,我國出口將重現同比正增長,從而走出負增長的陰影,但正增長絕不意味著徹底復蘇。
另外,在產業升級方面,外向型企業也沒有明顯改善。大量投資又進入了資源消耗型產業,通過出口退稅政策刺激的仍是那些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認為,資金的投向過于集中在業已占據了大量公共資源的國有企業,而民營企業在此次國家投資中受益較少。業內學者同時建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如果要微調,不妨多向出口企業傾斜一些。
本報綜合多位專家的觀點:雖然目前無論從國內的情況還是G20峰會上傳出的信息,我們已處于全球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但當前仍不能輕言從經濟刺激政策中退出。主要有三大理由:一是經濟回升的基礎并不穩固;二是目前尚不存在通脹風險;三是社會投資仍未跟進。(崔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