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5日訊(李雨思) “一些資產價格上漲過快,特別是一些城市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將會對未來的宏觀調控帶來挑戰”,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解讀2009年經濟數據時說。顯然,2009年瘋漲的房價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重視,隨著“國十一條”中的各項措施相繼落子,2010年房地產棋局有望出現大的轉機。
投機分子壞了一鍋粥
“房地產作為我國整個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不能動搖”,在經歷了房價大跌大漲后,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的這樣一句平常話,在國人耳中頓成風聲鶴唳。
而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GDP達到335353億元,同比增長8.7%。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章政表示,這8.7%的增長中至少有0.6-0.7個百分點是來自于房地產,0.3-0.5個百分點來自于汽車,二者相加將近一個百分點,房地產對經濟拉動效應可見一斑。
章政表示,當前房地產業成為經濟支柱是其自然發展的結果,在發展過程中有非理性的部分,如何剔除這些非理性的部分是當下的首要任務,而不是說要使它不成為支柱。“房地產的支柱地位基本上不會改變,如何良性循環是最根本的。彩電市場當初也是一樣,全國各地都在造,但最后經過調整實現了良性的生產,對房地產來講也是一樣的,所以調整不是比重的下降,而是和民生的對接問題。”
房地產市場最大的非理性是投機,商品住宅市場已成富人和投機者的“游樂場”。著名經濟學家易憲容在本月對中國經濟網表示,現在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都著力于解決供需關系,建立在消費為主導的基礎上,但事實上我國房地產市場是投資主導的,2009年的房價快速飆升就是明證。“投資品的價格不是由我們需要不需要,不是說我喝水喝多少來決定的,而是由個人對市場價格的預期是上漲還是下跌來決定。比如你看到這個房子一定會漲價,過去1萬一平米,現在漲到5萬了,市場預期會漲到6萬,現在又很容易可以到銀行借錢,大家肯定都會去買,而且買得越多越好,僅僅增加供給是沒有用的。”
章政認為,2010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應該更鮮明,投資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應完全分開。前者完全按照市場供需來,并且對開發商的門檻要提高,誰有實力誰投資,誰有能力誰購買。而對保障性住房要給予更多優惠,在結構上分為高中低檔,更偏重于安居。“但目前這方面是趟渾水”。
保障性住房動真格?
事實上,這樣的樓市“雙軌制”的思路已經提了很多年,至少房地產商是非常清楚的。
日前,任志強在被媒體問及房價時抱怨,“老說我們不給中低收入家庭蓋房子,但中低收入家庭是否買得起房是政府的事,和房地產商沒關系。”早在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之時,國務院曾經下文要求各級政府盡快建立起以經濟適用房為主和租售并舉的住房供應體系,之后每次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中,“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資建設力度”的字眼都在其中。
但傳說中的保障性住房在哪里呢?
在1月19日召開的“保增長保紅線行動”成效座談會上,來自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去年1~11月,我國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27.54萬畝,僅完成年度計劃供應量的46.66%,完成不到一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關于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中分析,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存在規劃不夠扎實、攤子鋪得過大、資金配套困難、保障標準偏高、模式單一等五大問題。其中資金配套難成為首要問題,2009年國家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需要地方配套1183億元,但各地普遍反映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配套資金難以落實。
好消息是保障性住房這趟渾水看起來似乎開始逐漸清朗了。繼土地出讓款首付比例不低于50%,營業稅減免年限“2改5”等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后,11日國務院正式下發《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即“國十一條”,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意圖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21日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北京市服務在京金融機構座談會”上明確表示,北京政府將把一級土地出讓收入的一半以上,約300億返還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當中。對此,業內評價稱“如此力度史無前例”,或開全國大建保障性住房先潮。
“2010年將是紀元性的一年,我們走出了危機,并找到了應對危機的感覺,發現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國內部市場結構、產業、需求結構將會有前瞻性的舉措,將會影響未來30年。“章政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