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呼聲日久,今年兩會尤甚。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遠超以往的篇幅闡述了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明確指出中國不僅要通過發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也在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視收入差距過大引發的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就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等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聯系到此前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嚴肅話語,可以認為,收入分配改革即將進入碰硬攻堅期。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其重要性和緊迫性,高層及有關專家已有大量論述,這里不再贅言。筆者想強調的是,如果說當初的改革思路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后富,實現共同富裕”,那么,現在是到了實現這一“轉化”的時候了。
怎么“轉化”?溫總理在報告中已提出三點主張,為收入分配改革指明了路徑。
一是要抓緊制定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財政、稅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調節作用。創造條件讓更多民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二是要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對壟斷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嚴格規范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監管辦法。
三是要進一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公開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堅決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
不過,我們也應當看到,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重構,涉及財稅體制、社保制度設計等多個層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將是一個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艱難歷程。
那么,應率先從哪里突破?
在筆者看來,初次分配、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改革應協調齊下,尤其是在二次分配上政府應有更大作為,個稅調整等相關財稅手段可以先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期從事社會保障與收入分配專業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日前就此指出,初次分配格局的調整屬于戰略問題,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第三次分配要見效也需要相當的時日,因此,再分配環節的改革應當成為突破收入分配困局的優先選擇,而從財政體制與公共資源支出結構改革入手,從增量改革轉變到增量與存量改革同時推進,盡管將面臨重重阻力,卻可能是兼具戰術與戰略措施的必須舉措。
目前,中國財政性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僅為12%左右,而當今世界上福利國家的投入比重是50%左右,新興工業化國家也在1/3以上。因此,我們應當加快財政制度改革,繼續加大對社會保障及整個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以及改革完善現有與個人所得相關的稅制。
筆者注意到,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后、董明珠,全國政協委員李書福等代表委員,不約而同提出了“將個稅起征點調到5000元”的建議。
九三學社中央也建議,加大稅收“提低、控高”的調節力度,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調整個稅起征點、超額累進稅率和層級。同時,提高消費征稅稅率并擴大征稅范圍等。
宗慶后代表還提出了“給低收入群體發放1萬億消費券”的建議。
綜合各方信息研判,筆者預計,個稅調整很可能成為收入分配改革率先突破的一個點,至少在個稅稅率方面存在一定的調整空間。
一個值得關注的最新動向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3月7日已對此做出回應,“人社部正在配合財政部等部門研究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減輕普通勞動者的稅務負擔”。
至于“給低收入群體發放1萬億消費券”、“提高消費征稅稅率并擴大征稅范圍”的建議,這與《證券日報》此前在《關于“給每人發1000元”的深度思考》和《我們應該如何勾畫中國的小康生活》等文章中闡述的觀點取向一致。盡管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同樣值得有關方面認真研究。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期待溫總理報告所言抓緊制定的“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早日出臺! (張 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