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記者 徐蕊
截至目前,已有近90家中央單位陸續(xù)公開了“三公經費”支出,預計8月份各中央單位將加速完成“三公經費”公開情況。由此也將拉開地方政府“三公經費”支出公開的大幕。
從目前來看,“三公經費”公開已經成為政府和多數(shù)部門的普遍意識,預算公開透明的時代潮流已經勢不可擋。“三公經費”的公開,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公共預算決算知識的切入點。而政府的預算決算公開,是公共行政的發(fā)展趨勢。
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中央部委公布“三公消費”,社會輿論壓力目前逐漸轉向各部門消費的細節(jié)。在已公開的“三公”費用中,我們注意到公車費用占了大頭。2010年,中央單位“三公經費”支出94.7億元中,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用61.69億元,占比逾65%。
此外,一些中央單位的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用在“三公”經費中高占比現(xiàn)象尤為突出,如中國銀監(jiān)會201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28245.40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23359.26萬元,占八成以上;水利部2010年“三公”財政撥款決算為12021.88萬元,其中公車費用9994萬元,占比83.13%;交通部2010年“三公”支出10454.99萬元,公車費用8256.08萬元,占79%。十幾年的公車改革一直遲而未決,這反映了改革的艱難。
據(jù)財政部透露,2011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94.28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仍然占62.78%,為59.19億元,因公出國(境)經費為19.9億元,公務接待費為15.19億元。
面對一連串枯燥的數(shù)據(jù),公眾很難把各部門的“三公經費”情況看得明明白白。由于缺乏公開細則和統(tǒng)一口徑,不同部門對“三公”的界定也不同,比如海關、稅務等垂直管理的部門,把執(zhí)法車和領導干部的公務用車等同;還有的部門把公費旅游和公務活動放在一起,就很難區(qū)分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到下次再公開“三公”消費時,應該有統(tǒng)一的口徑和細則,有專家建議提供人均數(shù)據(jù)、占部門總支出的比重等可比較的數(shù)據(jù),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公開的價值。
公開本是為了接受監(jiān)督,而這樣口徑不一、標準不同、內容不清、語焉不詳?shù)墓_,將難達初衷。未來,三公經費公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三公”經費的統(tǒng)計如何統(tǒng)一和精確?如何給出細致、全面、公眾看得懂的說明?經費增減的依據(jù)是什么?今后每年的公開如何形成慣例?
財政部日前在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上強調,下半年將加強“三公經費”支出統(tǒng)計、分析和比較等工作,扎實推進“三公經費”公開。并結合各地實際,制定本地區(qū)財政專項資金公開目錄,采取多種有效形式,深入推進基層財政專項支出預算公開。
到目前為止,尚未公布“三公經費”的部門還有外交部、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國務院僑辦、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國務院臺辦、國家安全部、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局等部門。8月份將是這些部門公開“三公經費”的最后期限。
日前,北京市成為首個公開“三公”經費的省份。預計8月份,各省市政府也將陸續(xù)公開“三公經費”支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