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作為我國能源行業新聞展示的重要平臺,《經濟參考報》能源專刊自2004年創刊以來,已連續八年推出年度能源十大新聞。
又到年終歲末,我們駐足回望,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間能源業界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全面梳理,在走訪多位業界專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評出2011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以時間為序排列),并輔以記者點評以饗讀者。
一、中海油建成“海上大慶油田”,我國油氣開發走向海洋
1月4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其所屬海域油氣年產量突破5000萬噸,相當于建成一個“海上大慶油田”。中海油“海上大慶油田”的建成表明,中國海域已成為陸上油氣開發最重要、最現實的接替區,標志著我國油氣開發步入“海洋時代”。
記者點評:一直以來,向海洋要資源是幾代中國人的“藍色夢想”。中海油“海上大慶油田”的建成,讓這一夢想接近現實。但從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海洋油氣探明率還很低,而且中海油目前勘探和開發的油氣田大多集中在周邊淺海區域。5000萬噸“海上大慶”的實現,只是中國人“藍色夢想”的一個開端,人們有理由對此寄予更多期待。
二、行業整頓加力,稀土價格暴漲,下游節能環保及新能源產業受影響
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整頓稀土行業相關政策;4月1日,稀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上調;5月1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隨著一系列整頓措施的出臺,稀土價格大幅上漲,對下游節能環保及新能源產業造成較大沖擊。
記者點評:作為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稀土長期被賤賣,加大行業整頓,促其價值回歸,實屬必要之舉。但在稀土整頓,價格上漲的同時,下游變頻空調、節能燈具、風電制造、電動汽車等節能環保和新能源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如何統籌兼顧,在保證稀土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保證下游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是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道新試題。
三、受日本核泄漏危機影響,中國暫停核電項目審批
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導致核泄漏危機。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暫停核電項目審批,并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
記者點評:日本地震導致核泄漏危機,引發全球核電恐慌,多個國家調整核電發展政策,我國亦暫停核電項目審批。原定2020年前核電裝機容量達到8600萬千瓦的發展計劃會否由此改變?在12月13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給出了答案:中國發展核電的決心不會改變。核電要發展,決心很重要,安全更重要。
四、廣東、湖南等10多個省相繼出現“淡季電荒”,電力怪象引人關注
今年4月以來,廣東、湖南等南方10多省相繼出現淡季“電荒”。電監會及電網公司人士稱:今年電力缺口總量將超過歷史上最嚴重的2004年。與時同時,東北、西北等多省區出現包括清潔風電在內的巨額電量送不出的“窩電”現象。電力怪象引人關注。
記者點評:每當“電荒”出現,專家和媒體便歸因煤炭“市場煤,計劃電”再成社會焦點。可今年大面積“電荒”與大規模“窩電”同時顯現,在電網公司全力推動遠距離特高壓輸電的大背景下,為何還會出現如此怪象?電力市場化交易平臺的缺失和電力體制改革的滯后當為主因。廠網分開已10年,輸配分開未啟動,區域電力交易市場化改革胎死腹中……中國電力深層次矛盾亟待破解。
五、國家能源局整肅酒泉風電,開啟風電產業從速度向質量轉型
5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出《關于酒泉風電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這是繼3月27日針對酒泉風電項目建設中一些違規行為發出的第二份通知。通知在強調“未經國家核準的項目不得開工建設”的同時,明確提出將“進一步規范風電建設秩序”“合理控制風電基地建設節奏”。
記者點評:我國風電發展全球矚目,截至“十一五”末,風電裝機躍居世界第一位。但在風電產業多年來的高速發展中,也積累了不少問題,突出表現為風機質量事故頻發、設備招標違規操作、一些地方對風電項目“化整為零”繞道核準等等。“十二五”伊始,國家能源局從全國最大的風電基地酒泉入手,連發兩道“令牌”整肅風電秩序,規范產業健康發展。中國風電產業由此拉開從速度向質量轉型的序幕。
六、康菲公司位于渤海作業平臺發生漏油事故,對海洋環境造成重大污染
6月4日、17日,中海油與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合作項目———渤海蓬萊19-3油田作業區B平臺和C平臺先后發生漏油事故。經國家海洋局調查,這是一起由作業方康菲石油公司擅自變更開發設計方案而導致的責任事故,對海洋環境造成重大污染。河北樂亭、山東煙臺等地漁民養殖海產品因污染而大量死亡,將康菲石油公司訴諸法庭。
記者點評:近年來,國際石油巨頭海洋石油開采導致的漏油污染事故頻有發生。先是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作業時發生原油泄漏,被迫拿出200億美元的賠償基金;后有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在巴西海域鉆井作業時發生漏油,巴西坎波斯聯邦檢察院開出200億雷亞爾(約合107億美元)的巨額罰單。如今,美國康菲公司在中國渤海的漏油事故如何埋單,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七、西氣東輸二線干線貫通,我國首條利用境外天然氣的陸上戰略通道建成
6月30日,西氣東輸二線主干線貫通投產。這條由中國石油投資1422億元、全長8700多公里的管道,與境外橫跨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三國的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既是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氣管道,也是我國利用境外天然氣資源的第一條陸上戰略通道。
記者點評: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能源建設項目,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每年將接收來自中亞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增加。這不僅對于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推動天然氣城市化、改善沿線城市環境作用巨大,同時可緩解我國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
八、神華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關鍵技術通過鑒定,中國煤制油技術登頂全球
7月4日,由神華集團主要承擔的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關鍵技術及示范項目在北京通過專家鑒定,并獲得2011年中國煤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我國由此成為世界唯一實現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技術工業化的國家,總體技術水平世界領先。
記者點評:“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關鍵技術”是由神華集團主要承擔、煤科總院、中石化、中國一重和上海電氣等共同參與,歷時近10年研制完成的國家重大能源戰略工程。截至2011年上半年,工業示范裝置生產油品46.7萬噸,實現利稅8億元。這意味著中國已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煤直接液化核心技術,成套工藝技術產業化時機已趨成熟。
九、中國水電A股上市并成為年內最大IPO,我國水能資源開發提速
10月18日,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融資額達135億元,成為2011年A股最大IPO。作為我國水電建設的航母,中國水電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承擔了國內65%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曾參建包括長江三峽在內上百座世界矚目的巨型水電站。
記者點評:水電是全球公認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首位,但受環保、移民等問題困擾,我國水電開發滯后,“十一五”甚至被稱為中國水電“失去的五年”。由此而言,中國水電上市不僅是A股市場最吸引眼球的事件,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中國水電開發的諸多期待。據有關專家透露,“優先開發水電”已被寫入即將公布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
十、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雙反調查”,我國光伏產業遭遇嚴冬
11月8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太陽能電池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是美國首次針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發起的“雙反”調查。隨后又傳出歐盟、印度等擬采用相同措施限制中國光伏產品進口的消息,中國光伏產業遭遇嚴冬。
記者點評:由美國率先發起針對我國光伏行業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不管理由能否成立,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表明,一方面清潔能源領域的國際貿易戰已悄然打響;另一方面,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已經到了轉型時期,長期以來技術與市場“兩頭在外”的狀況必須改變,擴大內需,減少對海外市場的依賴,或成為國內光伏產業走出嚴冬的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