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四、重點任務
(一)加快結構調整
優化品種結構。按照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環境友好的要求,改進提升尿素、磷銨、氯化鉀和硫酸鉀(鎂)等基礎肥料,適度發展硝基肥料、熔融磷鉀肥料、液體肥料等多元肥料,鼓勵發展按配方施肥要求的復混肥和專用肥,重視發展中、微量元素肥料、緩控釋肥料。
加快兼并重組。抓住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契機,加快促進基礎肥料生產向優勢企業集中,逐步形成以大型化肥企業為主導的生產經營格局。鼓勵大型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及建設化肥基地,進一步壯大經營規模和實力。引導大型能源企業與氮肥企業聯合重組,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競爭力。
提升農化服務。鼓勵大型化肥企業以生產為基礎,以質量為保證,加強質量專業人員培養,著力培育品牌和營銷網絡,加快建立高效的供銷和服務體系,擴大農化服務業務,減少流通環節,降低化肥流通成本。推動地方開展測土配方,實現精準施肥,防止和減少過量施肥,提高肥效,降低面源污染。
(二)優化產業布局
促進基礎肥料向資源產地和優勢企業集中。結合兼并重組、原料結構調整和上大壓小,支持企業在能源產地和有條件的糧棉主產區建設大型尿素生產基地。在云、貴、鄂、川等磷資源產地,依托現有企業完善大型磷肥基地建設。重點依托青海和新疆鉀肥資源優勢建設大型鉀肥基地,青海基地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新增100 萬噸鉀肥產能(實物量),新疆基地力爭新增170 萬噸鉀肥產能(實物量)。同時加快境外鉀肥基地建設步伐。復混肥和摻混肥料主要在消費區域建立加工、集散、分銷和使用服務體系。
(三)推動技術進步
氮肥。開發和推廣大型合成氨、尿素國產化技術及裝備,研發和推廣低階煤、高硫煤加壓氣化等新型煤氣化技術,高效率、大型化脫硫脫碳、變換、氣體精制、氨合成和新型催化劑等先進凈化和合成技術,利用造氣爐渣、煤末、吹風氣等資源,采用循環流化床鍋爐,實現熱電聯產,鼓勵提高鍋爐壓力等級,開展能源梯級利用。
磷肥。重點開發和推廣中低品位磷礦制酸及磷酸精制技術,磷礦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大型硫酸、磷酸、磷銨裝置自主化技術和裝備,氟回收和高附加值氟產品生產技術,硫鐵礦鐵資源回收利用技術,低濃度煙氣回收制酸、煤化工硫回收等含硫廢棄物回收制酸技術,硫酸余熱利用技術,磷石膏低能耗制硫酸聯產水泥、制硫酸鉀副產氯化銨、制緩凝劑、化學法轉化等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
鉀肥。重點研發鉀礦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鹽湖鹵水直接提取硫酸鉀技術,難溶性鉀資源利用技術,硝酸鉀生產新技術,海水提鉀技術。
復混肥。重點開發、推廣緩控釋肥料和摻混肥料生產技術及裝備,水溶性肥料、新型包裹材料和制劑生產技術,建立和完善復混肥標準。
(四)提高資源保障能力
鼓勵氮肥企業和煤炭企業聯合建設化肥用煤生產基地,保障化肥用煤穩定供應。根據國家天然氣利用政策及天然氣價格調整,引導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肥企業調整原料結構。
加強磷礦特別是中低品位磷礦采選能力建設,在云南、貴州等地建成1800 萬噸磷礦采選能力,新增200 萬噸硫鐵礦采選能力,力爭探明6-8 億噸磷礦和1 億噸硫鐵礦資源儲量。
加快國內鉀礦資源勘探,開發利用難溶性鉀礦資源,加快鉀肥工業“走出去”步伐,力爭在境外建成200 萬噸氯化鉀生產基地。
(五)強化安全發展
加強化肥企業安全生產,對位于城區的老裝置研究制定搬遷規劃,新建裝置必須進入化工園區或集聚區,保證與周圍居民區的安全距離。加大安全投入,不斷利用新工藝、新技術進行安全改造,提高裝置本質安全度。鼓勵企業對新建的化肥裝置進行危險和可操作研究分析(HAZOP)和安全完整性評價(SIL)。鼓勵化肥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加強污水處理及循環利用,積極倡導責任關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