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俞嵐)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27日在此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可以實現軟著陸,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來源,而非潛在危機,但中國目前的增長方式需要調整。
佐利克稱,中國的增長模式在過去30多年非常成功,但需要加以改變以適應新的挑戰。這些新的挑戰包括:人口未富先老;全球能源、糧食、原材料和水資源供給壓力;環境危機;5年后退休人口將超過新增勞動力,以及隨之而來的提升勞動生產率的需求;不平等現象加劇產生的社會風險等。
他建議,中國應當從出口導向和過度依賴投資轉向更多地依靠內需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世界銀行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今天聯合發布了一份關于未來20年中國發展戰略的報告,并給出了具體的改革建議。這些建議包括:重新界定國有部門和私營部門的作用,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推動建立開放型社會;促進綠色發展;為所有人提供均等機會和社會保障等。
佐利克說,報告提出的戰略旨在充分發揮中國自身的多重優勢,包括高儲蓄率,充足且不斷增長的熟練勞動力,規模較大的市場,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等。
他指出,中國當局已充分認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都著眼于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進結構改革,增強社會包容性以彌合城鄉分化和縮小收入差距。“現在,中國需要將這些規劃付諸行動,即從‘做什么’到‘怎么做’”。
上述由中外專家聯合完成的報告認為,將改革計劃建立在社會各層面充分參與的基礎上,改革才能獲得更強有力的支持。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來自既得利益者試圖阻礙改革。
但這并非中國改革獨有的難題。曾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和副國務卿的佐利克說,在經濟發展的任何階段,都會受到各種利益集團的阻力,“在美國也有這個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