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每經記者 胡健 張敏發自北京
在預算公開的第三個年頭,中央正在設法打消外界對龐大的部門預算的質疑。
5月17日,中國政府網刊載了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2012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工作安排》),《工作安排》要求各部門對今年的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支出等信息的公開“邁出較大步伐”。在部門預算中,各項支出被要求要細化到項級科目。
這樣的設計除了使預算公開更透明之外,無疑也將緩解外界質疑的聲音。近日,92個中央部門陸續公開了2012年度預算,其中在住房保障、“三公”消費等方面的龐大支出成為外界議論的焦點。
除中央部門外,上述文件還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招投標信息、征地拆遷、價格和收費等重點領域的信息公開作出相關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這些領域的信息公開量都需有所擴大。
預算公開更透明
在《工作安排》中,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特別是推進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和行政經費公開被列為重中之重。
按國務院要求,今年要在2011年普遍公開收支預算總表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的基礎上,公開財政部批復的全部預算表格并細化公開到款級科目,其中有關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事務、住房保障等支出要細化公開到項級科目。
具體而言,部門預算的表格內容需要進一步擴大為5張,分別是:公共預算收支總表、公共預算收入表、公共預算支出表、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表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除少數按有關保密規定不宜公開部門預算決算的單位外,其他尚未公開預算決算的中央部門,要加快公開步伐;已經公開的,要進一步細化公開內容。
財稅專家李文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央部門公開財政預算是尊重民眾知情權和監督權的表現,以往兩年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公開行為雖然存在,但是內容過于簡單,讓絕大部分百姓根本無從知曉有些預算支出的具體方向,以及這些支出究竟是否合理。
目前已有92個中央部門公布了預算,也均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公開,透明度有很大提高。例如今年公眾不僅可以看到商務部外交類支出占2012年財政撥款總支出的90.48%,而且還能知曉在外交類中駐外機構款級財政撥款預算是77047.41萬元。商務部詳細解釋說,之所以比2011年財政撥款執行數增加2139萬元,主要是駐外機構人數增加,相關支出由財政撥款預算安排。
除中央部門以外,國務院還敦促各省(區、市)政府要按照《條例》要求,在普遍公開財政預算決算的基礎上,推進省級政府部門公開部門預算和決算,并擴大范圍,細化內容。
“三公”經費公開更詳細
“三公”經費歷來最受公眾關注,按照要求,中央部門要在2011年公開“三公”經費支出總額和分項數額的基礎上,細化“三公”經費的解釋說明,公開車輛購置數量及保有量、因公出國(境)團組數量及人數、公務接待有關情況等。目前98個中央部門中都基本公開了預算,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公開速度更快、內容更具體,但從各部委預算中仍未看到 “三公”經費支出的影子。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對此解釋說,“三公”經費在預算中不是一個特定的支出項目,所以不能直接在預算中看到,要等到6月底前后全國人大批準2011年中央決算后,中央各部門的“三公”經費情況才能公開。
地方“三公”消費公開步伐相較中央部門要緩慢許多。按照要求,各省(區、市)政府要制訂“三公”經費公開時間表,爭取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實現省級政府全面公開“三公”經費。同時,要指導督促省級以下政府及其部門加快“三公”經費公開步伐。
李文海對此評論說,地方“三公”消費公開是最終目標,從實際情況講,百姓通常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省份、城市或者縣區的“三公”消費更加關心,這也可以成為百姓考量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一把標尺。
保障房分配程序需全面公開
保障房建設已成政府民生工程建設的重點,對此《工作安排》要求,要向社會公布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項目開工和竣工情況,以及項目名稱、建設地址、建設方式和建設總套數等信息,并不斷擴大建設信息的公開范圍。同時,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環節,信息公開力度也要加大:全面公開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對象、分配過程、分配結果、退出情況等信息,確保分配工作公開透明。
按計劃,今年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開工任務已由去年的1000萬套縮減至700萬套,并已下放到各個省份。但算上去年轉續的資金,使得今年的保障房資金壓力仍然沉重。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為完成建設任務,去年就有不少地方在保障房的申報中,將普通商品房、企業集體宿舍等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范疇。此外,近些年部分地方出現的 “經適房6連號”、“寶馬車現身廉租房小區”等現象,都凸顯了分配制度的不完善。
據悉,在住建部推行的全國住房個人信息聯網過程中,要求保障房信息也在聯網之列,這被認為將在很大程度上強化現有的監管制度,并有助于信息的公開透明。
在征地拆遷環節,文件也要求,在征地征收補償方案報批前要嚴格履行公告、告知、論證、聽取意見等程序,進一步擴大社會公眾對征地拆遷工作的參與,提高工作透明度。同時,加強補償信息公開,重點做好補償方案、補償標準、補償結果等各個環節的信息公開工作。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陳雪表示,作為土地一級開發難度最大的環節,拆遷的成本和進度不僅影響到土地價格及供應節奏,還引發不少社會問題。拆遷征地信息的公開,有助于解決拆遷過程中拆遷標準不統一、拆遷補償預期過高的問題,有利于保證拆遷補償的公平性、拆遷方案的合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土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