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CFP供圖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8.87%,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這意味著,今后幾年,我國的養老護理與醫療護理需求,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
近年來,護工日漸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行業?!缎旅裢韴蟆穲蟮乐赋?,一項調查顯示,80%的獨生子女夫妻當老人住院時會選擇請護工照顧。這就意味著,未來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加,社會對護工的需求將進一步加大。
然而,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面前,護工群體的數量卻在不斷減少,“護工荒”在全國各地相繼上演。據《北京晚報》去年年底報道,北京當前老年護理人員極度短缺,持證上崗的資深護工千金難求。《南京日報》今年4月的報道也指出,南京市大部分養老機構正遭遇嚴重的“用工荒”,預計護工缺口達數千人。在某些地方,即便護工的報酬不斷上漲,有的超過20%,可依然很少有人愿意從事這份工作。
福建省醫院管理協會副秘書長、醫院管理專家張子平指出:一方面,隨著社會老齡化和惡性病年輕化,住院患者逐年增多,護士從事的工作難以滿足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由患者家屬長期照料患者也不實際。因此,護工作為社會分工的產物,已經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社會職業。但由于護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相關管理制度滯后等原因,當前我國護工行業的發展難言健康。
首先,從業人員素質較低一直是我國護工行業發展的頑疾。早在2009年,上海市婦聯進行的一項關于護工群體的調查顯示,上海的護工呈現以中年女性為主、文化素質偏低、外來人員多、專業培訓少等特點。據湖南省衛生廳醫政處2010年的統計顯示,湖南近兩萬名護工從業人員中,90%的人員都為“游擊隊員”,僅10%的人員接受過家政系統培訓。
針對護工文化水平低、專業水平差等問題,北京市曾嘗試對全市護工進行統一培訓,每人補貼400元,考試合格者發上崗證,讓護工持證上崗。但據《北京晚報》披露,這項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逐漸變了味,不少培訓學?!吧嫌姓摺⑾掠袑Σ摺?,按規定要有12天課程,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實習操作的培訓計劃,但實際情況是,經常變成走過場,培訓一兩天就完事。而且,培訓證書都由培訓機構自己發放,很少有人查證。
其次,當前政府部門對于護工行業的管理也嚴重滯后。在我國,護工行業與醫院多年的發展密切相關。改革開放后,醫院處于急速發展階段,床護比(病床與護士人數比例——編者注)嚴重不足。因此,作為護理的補充力量,護工應運而生。但由于護工屬于一般看護性工作,在要求醫院自負盈虧、自謀生存的社會大背景下,醫院通常更加關注自身的利益。鑒于管理護工不但沒有利潤,還要花費人力和物力,許多醫院最終把護工管理當成一個負擔推向社會。
據了解,當前護工的來源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專業的護工管理公司,以承包形式與大型綜合性醫院合作,往醫院選派護工;第二類是病人家屬自己請來的私人陪護;第三類是一些正在試行的從事“優質護理服務”的護士。而據《東莞日報》等媒體披露,當前存在許多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單獨在醫院攬活兒照看病人賺錢的“黑護工”。這些“黑護工”大多未與病人家屬簽訂勞動合同,價格也多是口頭約定,至于責任和分工更不明確。
有專業護理人士表示,一名合格的護工除了能照顧病人的飲食起居,還應該能夠發現病人病情的細微變化,并給予病人飲食、功能性鍛煉等方面的指導。但當下護工的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一些“黑護工”,不僅無法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甚至連最基本的工作也做不到位,有的甚至因缺乏護理知識,延誤了患者的病情。
對于護工市場混亂的問題,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副教授趙書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需要政府、醫院、社會“三條腿”走路——政府制定護工的準入機制,規范護工市場;醫院成立服務公司,解決護工缺乏培訓、無人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社會成立行業協會,以達到行業自治和自律。
針對當前護工行業亂象,相關部門也曾出手治理。2010年,衛生部發布消息稱,計劃將在全國范圍內創建百所“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醫院”,由護士代替護工完成為病人洗腳、洗頭等護理工作,以降低護工比例,提高護理質量。隨后,北京在協和醫院、積水潭醫院、北大醫院等9家醫院,試點開展用護理員取代護工的制度。廣州也在許多醫院施行“無陪護”病房,規定每名患者均要有相對固定的責任護士對其全程負責,包括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
但對于這些取代護工的舉措,許多媒體批評,完全只是“看上去很美”。人民網等媒體報道,北京市雖然用護理員取代了護工,可是護理員本身的流失情況非常嚴重,許多年輕人都把這一崗位當成跳板,機會成熟就另謀高就。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也在博客中撰文指出,“無陪護”病房的實行面臨現實的困難,如果護士床位比達不到0.7∶1,這種“無陪護”病房幾乎是不可能得到推廣的。而0.7∶1這一比例意味著現在的醫院必須成倍增加護士。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8.87%,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這意味著,今后幾年,我國的養老護理與醫療護理需求,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但與此相對應的是,注冊護士卻在全國出現了短缺的局面。衛生部統計顯示,2011年,全國各地區平均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為1.66人,與全球2.8人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以北京為例,2010年北京市共有注冊護士66854人,醫護比為1∶1.03,這與發達國家1∶3的醫護比水平差距甚遠。
由此可見,在增長迅速的護理需求面前,數量短缺的護士群體已經很難承擔起全部的護理任務。對于護工行業而言,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堵,而應該去疏,即大力促進護工行業的健康發展,并進行規范管理。否則,當“護工荒”繼續蔓延,護工行業繼續混亂不堪,老齡化的中國未來由誰護理,就會成為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