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海洋是我們寶貴的藍色國土。要堅持陸海統籌,全面實施海洋戰略,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大力建設海洋強國”,對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發展海洋經濟提出了明確要求。發展海洋經濟是我國建設現代化海洋強國的必然選擇,怎樣發展海洋經濟,是時代為我們提出的重大課題。
一、從戰略高度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經濟是指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各類產業活動,以及與之相關聯活動的總和。主要包括為開發海洋資源和依賴海洋空間而進行的生產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為開發海洋資源及空間的相關服務性產業活動。如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鹽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等,都屬于現代海洋經濟的范疇。
海洋經濟發達是海洋強國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國是一個陸海兼具的國家,海岸線總長1.8萬公里,位居世界第四。按照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除了陸地面積外我國還有300萬多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同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油氣資源沉積盆地約70萬平方公里,海洋漁場280萬平方公里,海水可養殖面積260萬公頃,淺海灘涂可養殖面積242萬公頃,等等。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國在海洋上有著廣泛的戰略利益,同時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有著巨大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當前,必須緊緊抓住海洋事業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為實現海洋經濟協調發展、海洋產業合理布局、海洋生態和諧美好注入強勁動力。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較快,但是在海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加快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面臨更大的挑戰。主要問題,一是我國海洋產業同構現象嚴重。不同資源稟賦的各沿海地區,無論海洋生產總值高低,支柱產業大體相同,這是調整海洋產業結構所面臨的挑戰。二是沿海臨港產業園區布局雷同。多數園區重點部署的產業主要集中在鋼鐵、重化工、能源以及裝備制造等,構成優化沿海產業布局的挑戰。三是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與發展需求不相匹配。這構成轉變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挑戰。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必須轉型升級,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才能確保各海洋產業經濟總量在整個國家經濟總量中占有較大比例,成為持續拉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
加強海洋經濟建設應以提升海洋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提高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改善海洋環境質量為主攻方向,推動形成節約、集約利用海洋資源和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海洋生態文明意識,力爭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上取得新進展,在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發展海洋經濟,必須完善總體布局。目前我國海洋經濟區域布局基本形成,區域海洋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海洋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沿海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沿海各綜合經濟區發揮各自區域比較優勢,基本形成由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深圳經濟特區、海峽西岸經濟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構成的沿海經濟區域布局。其中,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三大海洋中心經濟區發展迅速。
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根據不同地區和海域的自然資源稟賦、生態環境容量、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按照以陸促海、以海帶陸、陸海統籌、人海和諧的原則,積極優化海洋經濟總體布局,逐步形成層次清晰、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的海洋經濟空間開發格局。充分發揮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個經濟區的引領作用,推進形成我國北部、東部和南部三個海洋經濟圈,同時結合落實國家關于沿海區域發展的部署,培育一批重要的海洋經濟增長極。加大海島及鄰近海域保護力度,有序推進重要海島開發建設,扶持邊遠海島發展,加強海島地區生態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努力拓展和提升海洋經濟
我國發展海洋經濟,既要拓展領域,又要提升水平,重點是“改造升級海洋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海洋服務業”。
1.改造升級海洋傳統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加快海洋漁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油氣業、海洋鹽業和鹽化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海洋漁業。合理調整拓展養殖空間,加快推進標準化健康養殖。嚴格控制近海捕撈強度,大力發展遠洋漁業,積極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業。
海洋船舶工業。建立現代造船模式,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大力發展船舶配套產業。引導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大船廠的分段制造生產體系,形成適應現代造船模式的船舶工業產業集群。
海洋油氣業。加大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依靠技術進步加快深水區勘探開發步伐,提高深遠海油氣產量。
海洋鹽業和鹽化工。加快鹽田改造,提高自動化作業水平和原鹽生產效率。積極發展鹽化工業,培育鹽化工產業新增長點。
2.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鞏固壯大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海水利用業,扶持培育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以及海洋可再生能源業,有效提升產業競爭力。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在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裝備、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裝備、海水利用裝備方面,提升技術水平和制造能力。
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積極探索海洋生物資源新物質和海洋生物制品新功能,推進海洋生物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
3.積極發展海洋服務業。大力發展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游業和海洋文化產業,積極發展涉海金融服務業、海洋公共服務業,加快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海洋交通運輸業。優化海運船舶運力結構,促進海運船舶的大型化、專業化,初步形成現代航運服務體系;有序推進沿海港口建設,著力提升港口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港口深水航道、防波堤等公共基礎設施和集疏運系統建設。
海洋旅游業。科學規劃和開發濱海、海島等旅游資源,積極推進生態旅游示范區、濱海度假區等建設。
海洋公共服務業。加快海洋信息體系建設,提升海洋立體監測和預報服務能力,提高海洋工程服務水平。
三、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應注意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的方針。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方式仍較為粗放,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仍然較大,海洋生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絕不能以犧牲海洋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求得短期的發展,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的方針,確保海洋資源取之有道、用之有序;確保海洋環境不斷改善、永續利用。因此,必須統籌好海洋經濟發展與海洋環境保護的關系,將保護與開發并重的方針貫穿于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過程。
二是堅持陸海統籌的發展戰略。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必須堅持陸海統籌,努力在海域與陸域開發上做到定位、規劃、布局、資源、環境、防災等六個方面相互銜接。防止人為割裂陸海間資源稟賦、環境條件和功能定位的內在聯系,不計代價地盲目開發海洋。
三是堅持“五個用海”的總體要求。堅持規劃用海,全面提升海洋功能區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堅持集約用海,提高單位岸線和用海面積的投資強度。堅持生態用海,維護、保持海洋生態系統基本功能。堅持科技用海,推動海洋關鍵技術轉化應用和產業化。堅持依法用海,堅決查處違法用海、違規批海。(朱寧)(來源:國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