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已經5年,各地區、各部門秉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理念,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遵循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循序推進的路徑,大膽改革、務實探索,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效。中國編織了一張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安全網,構建了一個覆蓋全國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和基本藥物制度新平臺,打開了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新天地。新醫改有力保障了民生,推動了社會領域改革,增進了社會公平,也拉動了內需,促進了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實踐證明,新醫改的方向和路徑是正確的。
本屆政府以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又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順利完成了2013年各項改革任務。
一、全民醫保體系建設加快推進
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三項醫保覆蓋率保持在95%以上,到2013年底新農合參加人數達到8.02億,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左右,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報銷比例達到70%以上。城鄉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再比上年提高40元,達到280元。28個省份開展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8個省市全面推開,試點地區大病患者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報銷比例的基礎上再提高10—15個百分點,達到70%以上。疾病應急救助制度開始建立,中央財政安排5億元支持各地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發揮保民生、兜底線的作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積極探索按病種、按人頭等復合付費方式,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在25個省(區、市)開展了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新農合在90%的統籌地區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報,部分省市探索了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國家新農合信息平臺與9個省級平臺和部分大型醫療機構試點聯通,為跨省就醫費用核查結報奠定了基礎。在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有政策支持下,商業健康保險得到積極發展。
二、基層運行新機制得到完善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管理、補償、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綜合改革成效明顯,改進考核制度,推行績效工資,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基本建立。問卷調查顯示,87%的患者表示在基層看病不貴,89%的醫務人員反映工作積極性得到調動,96%反映工作量比改革前增加。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在4個省份啟動了全科醫生特崗計劃試點工作,首批認定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200個。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實現醫師制度與國際接軌。開展鄉村醫生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試點,推行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試點。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基層網底得到夯實。
三、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擴展
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正式實施,涵蓋藥品520種。基本藥物制度在政府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建立,已經覆蓋80%以上的村衛生室,基本破除了基層多年來的“以藥補醫”局面。積極解決兒童用藥、短缺廉價藥品供應問題,遴選了一批基本藥物定點生產試點品種。實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積極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
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持續推進
國家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慢性病管理、中醫藥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2013年達到11類43項,人均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30元。實施7大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貧困白內障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孕產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重大疾病進行免費治療或給予補助。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覆蓋全部農村計劃懷孕夫婦,600萬家庭接受了優生檢查。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組織新生兒疾病篩查,130萬兒童受益。
五、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力度加大
開展了第一批311個縣(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評估工作,總結改革試驗和不足,研究制定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積極做好第二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啟動工作。穩妥有序做好17個國家試點城市、37個省級試點城市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在試點中,積極破除“以藥補醫”,制訂了204個病種的收(付)費規范,探索建立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增加政府補助以及醫院合理控費的補償機制。推進臨床路徑和醫療行為管理,先后制定印發了443個臨床路徑,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院前醫療急救、產科安全管理等作出明確規范。社會資本辦醫取得新進展,出臺了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到2013年底民營醫院達到1.13萬多家,比上年增加1500多家,診療服務量同比增長13.6%。
新醫改實施以來,國家持續加大了對醫療衛生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5年來累計超過9000億元。新醫改對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明顯效果。據統計,我國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目前的33.4%。(苑衍剛)(來源:國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