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第二篇 強農惠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完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加大強農惠農力度,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第五章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第一節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和品質,廣泛開展高產創建活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4億噸以上。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大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將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成為高產穩產商品糧生產基地。嚴格保護耕地,加快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加強以農田水利設施為基礎的田間工程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加強糧食物流、儲備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第二節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加快構建以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華南和甘肅新疆等的農產品主產區為主體,其他農業地區為重要組成的“七區二十三帶”農業戰略格局。鼓勵和支持優勢產區集中發展糧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農產品。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推進蔬菜、水果、茶葉、花卉等園藝作物標準化生產。提升畜牧業發展水平,提高畜牧業產值比重。促進水產健康養殖,發展遠洋捕撈。積極發展林業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扶持壯大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
第三節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推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加快農業生物育種創新和推廣應用,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新品種,做大做強現代種業。加強高效栽培、疫病防控、農業節水等領域的科技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實施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機農藝融合,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左右。發展農業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
第四節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加強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加快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培育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供銷合作社、農民經紀人、龍頭企業等提供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服務。積極發展農產品流通服務,加快建設流通成本低、運行效率高的農產品營銷網絡。
圖1 “七區二十三帶”農業戰略格局 新華社發
第六章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第一節鞏固提高家庭經營收入
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穩步提高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完善大宗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生產經營水平和經濟效益。通過發展農業產業化和新型農村合作組織,使農民合理分享農產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利用農業景觀資源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等農村服務業,使農民在農業功能拓展中獲得更多收益。
第二節努力增加工資性收入
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和就業信息服務,開展勞務輸出對接,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平穩有序外出務工。促進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努力實現農民工與城鎮就業人員同工同酬,提高農民工工資水平。增加縣域非農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扶持農民以創業帶動就業。結合新農村建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增加農民勞務收入。
第三節大力增加轉移性收入
健全農業補貼制度,堅持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繼續實行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增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和報銷水平,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積極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加農業保險費補貼品種并擴大覆蓋范圍。加大扶貧投入,逐步提高扶貧標準。
第七章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第一節提高鄉鎮村莊規劃管理水平
適應農村人口轉移的新形勢,堅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農村特色,保護特色文化風貌,科學編制鄉鎮村莊規劃。合理引導農村住宅和居民點建設,向農民免費提供經濟安全適用、節地節能節材的住宅設計圖樣。合理安排縣域鄉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聚集、村落分布、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統籌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
第二節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加快大中型灌區、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資源豐富地區適時新建一批灌區,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大力推進農村集中式供水。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進一步提高通達通暢率和管理養護水平,加大道路危橋改造力度。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繼續加強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和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大力發展沼氣、作物秸稈及林業廢棄物利用等生物質能和風能、太陽能,加強省柴節煤爐灶炕改造。全面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國有林區(場)、棚戶區、墾區危房改造,實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強農村郵政設施建設。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 強化農村公共服務
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全面提高財政保障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積極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可及的基本醫療服務。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建設,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節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治理農藥、化肥和農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和水污染綜合治理。強化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推動農村垃圾集中處理,開展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嚴格禁止城市和工業污染向農村擴散。
第八章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
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第一節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完善農村土地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搞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在依法自愿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集體林權和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加快農墾體制改革。
第二節建立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約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統籌城鄉發展規劃,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一體化。完善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關系,促進土地增值收益和農村存款主要用于農業農村。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調整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布局,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嚴格界定公益性和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縮小征地范圍,提高征地補償標準。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加大國家財政支出和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向農業農村傾斜力度。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建立社區銀行,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認真總結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經驗,積極探索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新途徑。
第三節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建立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制度,增加對縣級財政的一般性轉移支付,逐步提高縣級財政在省以下財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賦予經濟發展快、人口吸納能力強的小城鎮在投資審批、工商管理、社會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權限。發揮縣域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科學規劃產業發展方向,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向縣城和中心鎮集聚,推動形成城鄉分工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
專欄3 新農村建設重點工程 新華社發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1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