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將努力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長沙市面積最大的社區公園——紅星社區公園近日正式開園,優美的環境,大大提高了周邊居民的幸福指數。石禎專 攝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左右,適當考慮物價因素,2015年達9000億元左右;
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2015年達1000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8%,五年累計2.5萬億元左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8%以上,2015年達4500億元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保持全國省會城市平均水平;
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92%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9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全市森林覆蓋率保持在53.5%以上。
努力提高居民經營性收入、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這樣的目標怎樣實現?從這份厚達60頁的規劃綱要中,可以找到答案。
實施全域功能分區、“一軸兩帶、一主七片”、“一帶七區”……這些讓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動的提法,伴隨著翔實的闡述,將一幅新長沙畫卷徐徐打開。
關于功能分區
引導大型批發市場逐步外遷
著眼長沙未來在全國和中部地區定位,《綱要》透露,長沙將合理劃分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
其中優化開發區域主要范圍為二環以內中心城區,將嚴格控制城市建筑容積率和開發密度,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完成“退二進三”,推動工業企業外遷入園,引導大型批發市場逐步外遷,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和綜合服務功能。而重點開發區域則為主城區二環以外的東西兩大城市片區、兩個中等城市、十五個中心鎮。《綱要》也明確,兩個中等城市分別為瀏陽市和寧鄉縣,未來城區人口均達到50萬人左右。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適度擴大中心城區規模,建立科學合理的空間開發秩序,形成“一軸兩帶、一主七片”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望城縣和長沙縣部分范圍將有望納入中心城區。
在產業方面,將形成以湘江為軸、以319國道為帶的大“十字”框架。重點建設“一帶七區”。“一帶”即沿319國道形成現代產業發展帶,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區”即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望城經濟開發區、長沙雨花工業園、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其他園區逐步進行整合,有步驟地實施功能置換。
關于交通體系
中心城區降低小汽車使用頻率
《綱要》透露,“十二五”期間,長沙將構建快速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全市新建改建三級以上公路1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0公里,二級以上公路約800公里。到2015年全市公路總里程超過8000公里。尤其是鐵路方面,滬昆客運專線長沙段建成通車,形成武廣、滬昆相互交會的現代化高鐵樞紐。
城市公交。堅持公交優先,建立以常規公交為主體、軌道交通為骨干、出租車為補充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規劃新建公交首末站13個,公交站點300米半徑覆蓋率不低于70%;到2015年公交出行分擔率達40%。
《綱要》介紹,長沙將實行城市綜合交通提質工程,完成城市地鐵1、2號線,加快3、4、5號線建設,線路總長達到140.3公里。規劃在中心城區范圍內形成七處兩線換乘樞紐,連接城市七個功能片區。
快速路建設上,重點推進東二環改造、人民路東延線、京珠高速連接線、坪塘聯絡道、黃橋大道二、三段、星沙聯絡線、東四線、勞動路、芙蓉路等快速通道建設;過江通道除了目前在建的福元路、湘府路、南湖路、營盤路等湘江通道外,還有勞動路、人民路、萬家麗路等湘江通道列入規劃,并且對橘子洲大橋進行拓改;新建紅旗路、營盤路、勞動路和荷花路等瀏陽河通道,對芙蓉北路瀏陽河大橋進行改造。重點打通黃興北路、蔡鍔南路、曙光南路、車站南路、韶山北路等斷頭路;實施交通疏導工程,利用背街小巷規劃交通單行線,構建微循環交通系統。
隨著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綱要》透露,長沙將制定分區域的停車政策,中心城區采取交通需求管理策略,降低小汽車使用頻率。增加公共停車場規模,提高配建泊位向公眾開放比例。推進中心城區停車設施信息化建設,提高停車泊位的使用率。重點推進交通智能管理,完善交通誘導系統建設,電子防控系統及智能交通系統基本覆蓋全市。
關于收入增長
實現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
“以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實施低收入群體收入倍增計劃,努力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綱要》透露,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讓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綱要》明確提出,每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率保持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五年累計80萬人。并且要重點支持20個創業基地建設,每年滾動扶持100戶重點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型企業。“十二五”期間,成功助推300家以上初創企業成長為規模企業。設立創業扶持獎勵基金,制定落實初創型微利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努力把長沙打造成為“創業之都”,建成全國首批創業型城市。
與此同時,建立健全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的發展環境和制度條件,努力提高居民經營性收入。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探索實行低收入居民生活補貼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聯動機制,增加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推動最低工資標準實現倍增,著力提高居民工資性收入。不斷拓寬租金、股金、紅利等財產性收入增長渠道,確保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家庭財產普遍增加。
《綱要》表示,加大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力度,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統籌協調機制,妥善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緩解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完善個人收入監測辦法,減輕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
相關新聞
改善和保障民生占綱要三分之一還多
一份沉甸甸的綱要,描繪了今后五年長沙的生活。在昨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市發改委副主任胡圣國介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內容超過了以往的五年規劃和計劃。
據介紹,《綱要》文本采用章節式體例,共分為十二章,第一章包括發展基礎、面臨形勢、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四個方面的內容。《綱要》第二章到第十二章提出了長沙“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
胡圣國介紹,《綱要》主要突出了兩個方面的重點,一方面堅持把“調結構、轉方式”貫穿規劃始終,在調整優化空間結構、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等方面著力,推動長沙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發展的根本目的,更加突出社會建設和民生保障,篇幅占了《綱要》文本的三分之一還多,所用筆墨超過了以往的五年規劃和計劃。
另外,為了使規劃《綱要》更加具體、易于操作和實施,在文本形式上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即在重要內容下面附設專欄,主要包括“十二五”時期即將實施的重大工程、重大舉措、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對正文內容進行細化和必要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