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每年新建或建成一座過江通道;每年新增加110公里快速路和高架橋;輕軌全線建成通車,地鐵2號線、4號線全面開建,地鐵3號線提前上馬……十一五期間,武漢建成3條過江通道;增加550公里主干道。5年間,武漢的“純”基建投資高達1319億元,每年飆增10多個億,是“十五”期間的8.5倍,創(chuàng)下武漢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城建投入。
潑綠治水扮靚江城,修路架橋提速三鎮(zhèn)。如今的大武漢,近5000個大小工地日夜施工,市民每天都能感受到新變化。“十二五”期間,二環(huán)線內(nèi)30分鐘暢通工程將全面建成;2012年起,武漢每年建成一條地鐵線……屆時,三鎮(zhèn)交通將全面提速。
過江通道緩解過江難
1957年10月,“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38年后,1995年底,武漢長江二橋才建成通車。而在“十一五”期間,為緩解市民的過江難題,武漢幾乎每年開建一座橋或建成一條過江通道。
幸福市民:蘭華
生活在武漢,最遠的距離是什么?不少市民或許會感嘆,是漢口與武昌之間的距離。隨著私家車急速飆升至上百萬輛,一時間,武漢“車滿為患”。長江漢水,已成為橫亙在武漢市民心中難以跨越的“天塹”。
蘭華家住武昌積玉橋旁,在漢口香港北路附近上班。“長江隧道通車前,只能坐公交繞行長江二橋上班。堵車那是家常便飯,每天來回至少得3個多小時、倒騰四次車。”蘭華說,回想起每次大堵車心急如焚擔心遲到的心情,到現(xiàn)在她仍記憶猶新。“夫妻倆幾次商量著買臺車子,看著與日俱增的大擁堵,最終不得不打消了念頭。”
2008年底“萬里長江第一隧”貫通后,蘭華果斷地買了一輛小車,“起早點,半小時就能到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