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光榮參軍的中國人民大學在校本科生孫曉明(左一)、申志香(左二)、丁富軍(左三)、馬云飛走在校園里。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科生應征入伍歡送會,熱烈歡送4名依法服兵役的在校本科生光榮參軍。征召在校大學生入伍,是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一項戰略性決策。新華社記者王呈選 攝
畢業于成都理工大學的李建平得知軍隊招聘信息的時候欣喜若狂。他從小就有一個當兵的夢想,軍隊來學校直接招收士官,讓他有機會既能圓軍旅夢,又能解決就業問題,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經過一系列帶有軍隊特色的面試和相對嚴格的體檢,如今李建平已經成為海軍福建某部的一名雷達兵,入伍即被授予二級士官軍銜。除了享受部隊的供給保障外,他的月薪能達到2000元以上。
像李建平這樣選擇參軍入伍的大學生將會越來越多。解放軍自2008年全面開展從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中直接招收士官工作,5月22日,教育部和解放軍總參謀部在南京聯合召開了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入伍預征工作會議,這意味著我軍開始大規模征集普通高校畢業生入伍服義務兵役。有關人士指出,征集普通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是推進實施人才強軍、科技強軍戰略的重大舉措,同時,這一舉措在客觀上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很大的就業空間。
與李建平同年入伍的王猛如今是一名上等兵,他選擇的是保留學籍參軍入伍,原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如今,一個大膽的想法正在他心中醞釀:他可能留選為一級士官,繼續服役三年后再返校就讀。雖然大一時王猛報名參軍的第一想法是到部隊體驗生活和鍛煉成長,絲毫沒有考慮就業的問題,但現在看來他受益很多:“退伍后可以領取一筆退役金,還有一些升學、就業的優惠政策,加上部隊的磨煉,參軍入伍肯定是有利于今后就業的。”
軍旅生涯有助于提高就業能力
1985年出生的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生黎結華最近剛剛結束新兵訓練分配到海軍某部,成為一名列兵。如愿穿上軍裝后黎結華非常滿足:“部隊的生活和工作讓我感覺很充實,我覺得很幸運。”黎結華說,“軍營是塊成才的沃土。”
黎結華能有參軍入伍的機會,緣于2008征兵政策的重大調整:首次把各級各類院校應屆畢業生(包括在校大學生)作為征兵的主體對象,改變了以往以農村青年、城鎮待業青年的兵源征集主體。據有關數據統計,2008年冬季征集入伍的新兵中,在讀和畢業本科生數量比往年翻番。
2009年的就業寒流中,大學生參軍的另外一個含義是:能夠一定程度緩解就業壓力。士兵退役后一般可以享受到政府的就業優惠政策和退役金保障,對大部分在讀大學生戰士來說,兩年兵役無疑可以提高退役后的就業能力。
大學生新兵李瑞峰是中山大學金融系大二學生,考上大學又不想錯過當兵機會,他千方百計說服家人報名參加在校征兵。“學校的生活相對來說太安逸了,我覺得自己難以再有質的提高,我喜歡部隊的生活并且想通過軍營的新環境改變自我。”帶著磨煉自己的愿望,李瑞峰參軍來到海島,“部隊生活還可以給將來的就業增加經歷和資本,人才市場上擁有當兵經歷的大學生是很少的。”
采訪中,大部分受訪大學生戰士表示,參軍入伍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就業難題,但客觀上,軍旅生涯對個人就業能力的提高卻是實實在在的。
如今,嚴峻的就業形勢讓不少大學生剛進大學就不得不關注4年后的就業問題。李瑞峰說,一些師兄師姐求職遇到的門檻常常是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一些用人單位不愿意招收應屆畢業生,認為他們缺乏實踐鍛煉,意志力薄弱,動手能力差。而學校組織的職場講座曾有老師為大學生支招:參軍入伍后即使不能順利完成由學生到士官、軍官的轉變,但經過軍隊的磨煉,大學生士兵退役后的社會生存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教育部門也積極鼓勵大學生應征入伍,并出臺了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本科學歷優秀士兵直接提干、優先選拔使用以及退役后考學升學就業等多方面優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