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關于“早培班”,人們往往會同時想到兩個重要問題:我們既需要通過大眾化的教育來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養,也需要通過英才教育來完善我們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早培班”,作為人大附中、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創建的經北京市教工委批準的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實驗項目,給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帶來了哪些經驗?
“我不是要拿競賽金牌,我要當化學家”
曾經的教育,拴住了不少孩子,為了分數,為了高考,成長的樂趣在一點點消失。出路在哪里?
在日前舉行的人大附中“早培班”教學成果展示會上,人們看到了一個個追求自己夢想的快樂精靈——“小詩人”安子瑜在文字王國里低吟淺唱,出版了詩集《停頓的風》,“演奏家”丁子揚在小提琴的旋律中徜徉,“小導師”聶楨柯在未知的化學實驗里馳騁,七年級時就拿到了北京市高二化學競賽的一等獎和全國高中化學聯賽二等獎。而他明白,“我不是要拿競賽金牌,我要當化學家”……
小小的年紀,他們已經接觸到科學的最前沿,在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進行拓展項目研究;完成橋牌無線計分系統開發,發明自己的游戲棋;初中兩年,早培班孩子的名著閱讀已經遠遠超過高中生乃至大學本科生的平均閱讀量,人均寫出讀書筆記兩萬字左右。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海淀區教委副主任林海教授在聽過早培班的語文課、數學課,看到孩子們的表現后說:“你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具備創新的能力,具有成為“大家”的潛在特質,正是早培班的培養目標。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表示,“當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個性、興趣、夢想都得到尊重,受到呵護,被接納時,他們對生活本身的理解將富有詩意,生命因此更為豐厚,他們潛在的創造能力會淋漓盡致地得以發揮,從而創造出教育的奇跡。”
“正經課”的時間最少,鼓勵“小題大做”
在早培班,“正經課”的時間最少,在基礎的語文、數學、外語課程外,“早培班”還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生命教育、工程技術、藝術體育以及閱讀、校本選修等課外活動。比如研修課,每周兩個半天,或舉辦專題講座,或進行科學實驗,或走出校門到科研院所參觀學習。研修課程對不同學科有不同要求:語文研修重在擴大閱讀量,生物研修重在觀察、記錄,物理研修重在實驗、動手,數學則在八年級20多名學生強烈要求下開設了微積分,使用的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分析》,開始向大學課程延伸,體育研修則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利用校外資源開設了滑雪等諸多課程。
培育科學研究的興趣、經歷科學研究的過程,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學研究的能力,積淀科學研究的體驗,從學會提出問題,“小題大做”到將問題轉化為課題,針對早培班學生開發的科學研究方法課程就是在實踐中誕生的。
2012年7月16日—27日,中國科學院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KITPC)2012暑期拓展項目——“大型強子對撞機和宇宙線,真實的粒子和真實的數據”活動在北京舉行。在兩周的時間中,孩子們與來自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一起,學習和探討“大型強子對撞機和宇宙線,真實的粒子和真實的數據”。
曾經,老師們擔心學生知識儲備不夠,但面對前沿的科學學生并沒有束手無策。胡雨石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縱橫交錯的干擾因素都讓我們理解到了科學研究中‘毅力”是何等的重要,新成果是何等的艱難,而遇到挫折又是何等的平常。最有趣的是老師在回答我們的問題時說的一句話:“It's really fun because I can’t give an answer。”
在這種方式的探索學習中,原有知識儲量被弱化,年齡的差異與學習成效不是正比的關系。活動讓老師們打破了思維局限,更加相信學生。
劉彭芝表示,中學教育的理想境界,就是既讓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又讓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在學生觀的更新上,重點要認識和關注學生的“主動性”、“潛在性”和“差異性”。只要敞開胸懷,放開、放遠眼光,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評價標準等各個方面進行突破和融合,建立開放的、創新的學校管理體系,就完全能夠達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水準。
超長教育師資從何而來
物理特級教師高江濤深有感觸:“最讓我費心思的就是給這些提前跨進中學校門的孩子們講些什么、怎么講。因為‘早培班’所有課程的設置都是彈性的,授課教師必須根據孩子們的特點編寫適合他們的教材,這對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是一個挑戰。”
要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獨立思考、樂于探究的意識和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將物理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
高江濤曾經給孩子們講物理中的平動、轉動、支點,首先需要從孩子們熟悉的滑梯、汽車講起,之后再講授物理的知識以及汽車運動的原理,然后讓孩子在自己的觀察中深入領會……別看就是這么一節課,課程內容涵蓋了幼兒園、初中、高中講授的知識,甚至涉及了大學工科的課程內容。在學校看來,早培班的教師應是集研究型、綜合型和貫通型于一身的。要達到這樣的條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新進早培班教師時,學校主要從師范大學和綜合型大學中選擇優秀的博士研究生。當專職教師無法指導學生時,學校會想辦法為學生找到其研究領域的校外專家擔任導師。目前,人大附中已經初步建立了一支優秀的超常教育師資隊伍。
保護和發現一個天才不容易,忽略一個天才卻是輕而易舉。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讓老師們無比羨慕、傾心于這批孩子。
學校更希望,社會各界也能在這項意義深遠的事業上伸出援手,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領軍人物,使那些有特殊稟賦的人,通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這條綠色通道,成長為國家急需的棟梁之材。(記者 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