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十八大在即,輿論普遍認為,內憂外困下的中國經濟必須要有一場深入的體制改革。當然,林毅夫的“中國經濟20年高速增長論”正在被業界廣泛討論,成為一派經濟學家的標志性觀點。但在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成鋼看來,“中國經濟的前景,尤其短期來看,沒有太多樂觀的理由”。
“中國主要是內部的原因,是中國自己的體制的問題,經濟結構的問題,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政治結構都有問題。如果看很短的時間,我沒有特別樂觀的理由,很短的意思就是說今后三、四年,我不知道。”許成鋼指出。
在一系列尚待改革的事項中,許成鋼重點強調了一點,即民間金融機構缺失所導致的國進民退。
“民營金融機構不能進入市場,這是現在最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制度上因素之一。從九十年代后期以來,民資一直被嚴格限制進入金融業,今天中國巨大量的結構性問題都因此限制而來,這個限制本身是造成今天后果的重要的原因之一,雖不是全部原因,但卻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他指出。
也由此,“當金融機構主要面對的是國營企業的時候,那么人為壓低的利率,人為決定的匯率,這些東西是對這些國營企業有好處的。所以,也直接引發了中國利率市場化的停滯不前。”
最后,許成鋼坦言,每一個央企集團都是一個部級的機構,現在央企有這么多個巨大的集團,雖然我們看中央的部沒有那么多,但是這些集團的數可大了,所以他們合在一起利益非常大,所以,就壓得中國經濟調整的改革很難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