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陸志霖報道:新版GMP認證年底大限將近,羊城晚報記者昨日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上看到,截至12月11日,1319多家無菌制劑企業中,仍有逾半數企業未通過新GMP認證。這就意味著,可能將有近50%的無菌制劑企業明年被迫停產。
根據國家藥監局相關規定,現有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的生產企業,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藥品GMP要求,在規定期限后仍未通過新版藥品GMP要求的企業,產品將被迫停產。
據了解,全國共有1319家無菌藥品生產企業。昨日,記者粗略統計,截至2013年12月11日,通過新修訂GMP認證的無菌藥品生產企業為597家,占無菌藥品生產企業總數的45.3%。
2012年時,國家藥監局曾組織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藥品生產企業的摸底調查,預計將有96家無菌藥品生產企業棄改。而當時國家藥監局安監司司長李國慶預計,在不同的劑型藥企中,無菌藥品企業退出市場的數量比例將最高。而如今看來,實際淘汰數量可能高達50%。從近4個月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企業數量看,平均每月通過認證的企業數量為85家。假設12月再增加85家,那么到2014年1月1日止也只有682家,通過率也僅為51.7%。
關注
今后制藥門檻會更高
專門為藥企提供GMP認證咨詢的秦脈公司副總經理陳哲峰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從率先通過新版GMP的企業調查來看,因為大幅增加了過程控制和檢測,一個批次的生產周期也增加了20%-30%,綜合制造成本增加了20%-30%。
除了藥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外,今后制藥門檻也會繼續提高。
“國家已明確要求對2007年前批準的仿制藥,分期分批與被仿制藥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陳哲峰表示,根據國外的經驗,將有一大批藥品面臨著淘汰。如美國在1971年就啟動生物等效性評價,歷史10年,淘汰了6000種藥。而如果仿制藥研發要做到與原研藥物基本一致,至少需要1000萬的投入和不低于5年的時間,其成本遠高于目前國內已上市的大部分仿制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