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推進“碳稅制度”和“碳排放交易”
這份歷時一年完成的報告,在試圖為中國評估低碳道路的潛在經濟、社會及政治收益的同時,也從現實的角度出發考慮到了成本。報告承認,向低碳模式轉型可能產生失業、物價上漲、財政收入減少等臨時過渡成本,但最終會帶來長期性收益,包括新技術領域競爭力的增強、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人類健康危害的減少及對生態系統的保護等。馬和勵認為:“如果中國能充分抓住機會,依照報告的建議采取行動,將不但有利于中國的環境保護,同時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能源和食物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現實的具體政策建議。首先,采用漸進的方式逐步推進“碳稅制度”,即在那些碳減排成本較低的部門首先引入較低“稅收負擔率”(即“應交稅費”與“營業收入”的比率)的碳稅制度,并將所得稅收用于新技術的研發。此報告主編、人民大學教授鄒驥就針對“新技術”問題表示,在目前60多個最主要的減排技術中,有42個的核心技術,中國還并未掌握。因此他認為,在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的同時,加強中國自身的技術研發,至關重要。
其次,基于國家碳排放強度的中長期目標,引入總量管制和排放交易制度,也非常關鍵。此外,還要根據社會經濟職能、法定權利、能力及參與溫室氣體排放直接性等因素,確定企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控制排放上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