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沉睡中的毛烏素沙地在陽光下是那么的安靜祥和,人們何曾想到這頭巨獸在風起云涌蘇醒時的猙獰恐怖。(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拍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魏博)土地荒漠化不僅是重大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是非常嚴峻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據了解,中國荒漠化土地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7%,全國共有18個省區市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200多億元。十八大報告首次專章論述生態文明,并提出了“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研究探索土地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對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3年10月,記者隨國際節能環保協會(IEEPA)李軍洋秘書長帶領的國際組織與政府部委考察團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烏審旗,探訪了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地,參觀了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這里曾經是廣袤的大草原,然而由于氣候變化、過度放牧、采礦等原因,沙化問題十分嚴重。“五十年代風吹草低見牛羊,六十年代濫墾亂牧鬧開荒,七十年代沙逼人退無處藏,八十年代人沙對峙互不讓,九十年代人進沙退變了樣。”這是烏審旗幾十年治沙歷程的真實寫照。1984年,錢學森首次提出了第六次產業革命的理念和沙草產業的構想,他認為,用100年時間來完成這個革命,沙漠地區可以創造上千億元的產值。多年來,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在沙漠中實踐著錢學森的沙草產業理論,用頑強的精神與沙漠進行不屈的抗爭,創造了人進沙退、荒漠變綠洲的世界奇跡。
打造沙漠“綠色煤田” 探索低碳產業化治沙之路
國際節能環保協會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在內蒙古毛烏素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基礎上成立了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是我國第一個以治沙為目的,利用沙生灌木平茬廢棄物,進行直燃式發電的示范項目。基地通過租用農牧民荒沙地、雇傭農牧民種植沙生植物,收購農牧民灌木平茬廢棄物,每年可發綠色電力約2億度,惠及5000多戶家庭,帶動7000余農牧民人均年增收逾萬元,個人收入平均提高60%左右。近年來,治沙基地共綠化了約36萬畝沙地,建設了沙漠的“綠色煤田”,實現了沙漠增綠,農牧民增收,企業增效的良性循環。基地在防治全球荒漠化的作用和意義方面,也得到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贊賞。
此外,治沙基地還將發電排放的潔凈煙氣作用于螺旋藻的生產,替代傳統養殖所用的碳酸氫鈉和部分養料。實驗證明,生物質煙氣二氧化碳培養出的螺旋藻,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通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找到了一條沙漠低碳經濟的產業化治沙之路:造林治沙——獲得生物質——新能源發電——生產螺旋藻——產生利潤——反哺沙區群眾造林撫育——擴大生態建設和生物質能源產業規模。
破解產業化治沙虧損難題 國際組織助力實現治沙夢
李京陸以生物質發電拉動沙漠綠化,打破了長久以來中國企業在生態領域的沉默,他利用生物質培育螺旋藻的“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破解了沙產業盈利難題。然而由于沙生植物等原料收采半徑大,運輸費用、人工成本高,以及“政策性虧損”,企業幾年來累計虧損約2.25億元,如果現有產業治沙的投資環境得不到改善,將嚴重打擊企業治沙的積極性,“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這一利國利民,減輕國家重大負擔的產業模式亦將不堪重負,使得“財政治沙——產業治沙——資本治沙”的新局面難以形成。針對這一情況,考察團成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白津夫局長表示,要就關鍵問題盡快形成研究分析報告,重點予以解決,為將來大規模推廣應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的模式是一種產業良性循環模式,以生物質能源發電拉動產業治沙,促進沙區群眾增收致富,創造了人進沙退的奇跡,生物質能源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煙又為螺旋藻生產創造條件,進行碳的綜合利用,并以螺旋藻作為基礎營養品的普及為龍頭,進而形成生態健康營養產業,這種以兩個產業(治沙產業和生態營養產業)和一個核心(綠色低碳能源)形成的循環體系,是經過產業鏈關聯優化后沙區綠色低碳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模式,值得大力推廣和復制。”國際節能環保協會秘書長李軍洋說,“治沙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我們將針對國際生物質綠色低碳循環能源重點示范基地項目加快頂層設計,會同各部門,形成合力,將產業化治沙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切實幫助治沙企業解決困難,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拉動企業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踐行低碳發展理念,共建美麗中國。”
毛烏素的治沙之路依然漫長,建設“綠色烏審旗”任重道遠。此次毛烏素沙地之行讓記者看到了在這片貧瘠的沙漠上,盛開出了人類的文明之花。沙漠因綠色而消失,地球因綠色而美麗,愿毛烏素“綠色煤田”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造福百姓,讓毛烏素沙漠永遠留在烏審兒女的記憶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