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違規建設、無序排放現象嚴重
華北鋼鐵業野蠻生長抹黑京津冀天空
一家鋼鐵企業有可能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筑、利稅大戶,但也有可能污染著成片的村莊。近年來大批野蠻生長的鋼鐵企業,甚至造就了全國空氣污染最重的地區——京津冀城市群。
不管是月度報告、還是季度報告,在環保部公布的空氣質量最差的10個城市中,京津冀地區的城市所占席位很少低于7個。
部分研究者早已把鋼鐵等企業的無序排污,定義為導致京津冀空氣質量糟糕的罪魁。
11月底,中國青年報記者隨環保部督查組在河北石家莊等地暗訪,親歷了在離北京數百里之外的地區,一家家巨無霸式的鋼鐵企業如何抹黑天空的過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由于鋼鐵產能過剩,我國早在2005年就停止審批鋼鐵項目,但全國的鋼鐵產能卻從2005年的3億多噸,增長到現在的七八億噸。河北作為全國鋼鐵大省,產能更是從1億多噸上升到3.14億噸。
今年3月,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曾對華北地區的鋼鐵生產情況進行拉網式排查,幾乎現場檢查了所有的鋼鐵企業。他們發現,2005年之后新增的鋼鐵產能,絕大部分都沒有任何審批手續,包括環評的手續,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違規項目。具體到河北的鋼鐵產能,有近80%沒有任何手續,屬違規建設。
環保部一位官員說,用“亂作一鍋粥”來形容華北地區鋼鐵企業的野蠻生產一點不為過。但就是這樣大批的違規項目卻堂而皇之地存在著、污染著。
停不下來的違規項目
11月27日,記者隨環保部督查組到距離北京300多公里的河北省平山縣,對當地的平山敬業冶煉有限公司進行暗訪。
早在2008年,這家企業就因為沒有進行環評審批而被查處,企業被要求完成相關的環保審批手續。但前面的環保舊賬還沒有還清,2010年10月,這家企業又在沒有任何環保審批的情況下,新開工建設兩座高爐、1座轉爐、兩臺燒結機等多條生產線,并且很快就投入生產。
按照法律有限的授權,環保部門責令其停止建設。但停止建設的要求沒有硬約束,抑制不了鋼鐵企業的發展沖動,企業想建就建,想生產就生產。
而像平山敬業冶煉有限公司這樣違規建設的鋼鐵企業,在華北不是個案,很多企業都愿意為了利潤鋌而走險。經過幾年的發展,平山敬業已經在石家莊市百強企業中排名第一,鋼鐵類產品年產1000萬噸。
當地流傳的一個說法是,“敬業鋼鐵養活了平山縣三分之一的公務員。如果一個月不交電費,電力公司可能就沒工資發了”。
環保部科技司司長熊躍輝曾參與了華北鋼鐵產能無序發展的調查,他說,早幾年前,鋼鐵市場行情好,一噸鋼就能賺兩三千元,很多企業建成一兩年就能賺得盆滿缽滿,所以即便是第二年第三年就被關停,也不虧本。利潤面前,什么手續、什么污染治理,一概視而不見,賺錢成為第一要務。
熊躍輝說,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企業本身就是黑戶,干脆破罐子破摔,對環保設施不投入、不花錢,這成為環境問題的巨大隱患。
華北地區空氣環境質量近年來急劇惡化的現實,沒有抑制鋼鐵行業的投資沖動,不久前,在距北京市僅100多公里的廊坊,仍有兩家企業的3臺1080立方米高爐在動工建設,而它們沒有任何環評審批手續。
約60%的環保治理設施運行不良
在距離平山縣還有5公里的地方,督查組把車停下,先觀察企業的排污情況。遠處的平山縣城被煙氣包裹著,盡管當天是個晴天,但縣城的上空沒有一絲透亮。
隨后,督查組驅車靠近平山敬業冶煉有限公司的廠區,并沿著廠區外圍的公路巡視。督查組發現廠內煙塵無組織排放總量較大,可以說對當地環境造成明顯污染。
督查組是暗訪,并沒有直接調度企業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但已經將發現的問題通報河北省。
事實上,這家企業也是附近老百姓投訴的焦點企業。
而在督查組重點暗查的另一地區、距離北京260公里的河北省辛集市,澳森鋼鐵公司的3個工廠也是當地老百姓多年來投訴舉報的焦點。
在辛集市的南智邱鎮,澳森鋼鐵公司的兩個工廠毗鄰而建。相鄰的幾個村落,家家戶戶的院落都被厚厚的黑灰包圍著。村民們對這些拔地而起的鋼鐵廠,既愛又恨。愛的是這些年,村里沒少跟著沾光,占地補償、給工廠做零工都是好處;恨的是,工廠建起來后,原本干凈的村莊始終籠罩在烏煙瘴氣之下。
在辛集市,督查組在澳森鋼鐵的3個廠區都發現了無組織排放問題:南智邱鎮大車城村廠區燒結車間間歇性排放大量高濃度黃色煙霧,趙馬村廠區內煙塵排放量大,多點無組織排放嚴重。新壘頭鎮廠區煤氣發生爐持續排放黃色煙塵。
經初步核算,一個年產1000萬噸的鋼鐵企業,在環保設施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每年仍將向大氣排放1萬噸左右煙粉塵和2.9萬噸二氧化硫。而河北省約有3.1億噸鋼鐵產能,照此計算,這些鋼鐵企業一年至少向大氣排放31萬噸煙粉塵和89.9萬噸二氧化硫,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可想而知。這是環保設施正常運轉的數據,可現實中大部分鋼鐵企業的環保設施都不能正常運轉。
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的數據是,在對河北鋼鐵企業的現場調查中發現,除少數位于市區的大型鋼鐵企業環保情況較好外,約60%的在產鋼鐵企業都存在各類環境問題,實際排放量遠遠超過計算數字。很多企業的治理設施只在白天開,晚上沒有運行。
熊躍輝說,如果要嚴格治理的話,環保設施的運行費用將占到企業成本的六分之一,比如一個鋼鐵企業,可能每天的脫硫費用就得五六萬元,少開一天,就相當于五六萬元進賬。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是,由于現有鋼鐵企業近80%都屬于無環評審批的違法建設項目,直接導致環保設施的建設缺乏規范和依據;同時,沒有環評就沒有驗收,企業環保設施建設是否能匹配生產規模,能否達到治理效果,自然也無法保證。所以,企業自行建設配套的環保設施隨意性極大,整體水平低下。
6000萬噸減產目標是多是少
不久前,河北省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了鋼鐵產能削減的目標——5年內削減6000萬噸。
這個減產目標在河北鋼鐵行業引起不小的震動,相當于要對河北的支柱產業動手術。但也有專家認為這樣的力度遠遠不夠,畢竟對河北來說,有兩億多噸的鋼鐵產能是沒有經過任何審批的黑戶。嚴格說起來,這兩億多噸鋼鐵產能都在削減之列。
事實上,由于前期的盲目擴張,全國的鋼鐵產能已經出現嚴重過剩,鋼鐵界的說法是,生產一噸鋼,只能賺根冰棍錢。
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的調查顯示,2012年,河北省鋼鐵實際產量為兩億多噸,只占總產能的70%,調查的297家企業中,有129家中小型鋼鐵企業基本處于半開工甚至停產狀態。但是,就在產能過剩情況下,依然有個別企業大舉投資新建燒結機、高爐等生產設備。少數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和規模效應,產能擴張的沖動仍十分強烈。
一方面產能過剩,但有的企業還在投資,這種錯位的局面亟待調整。另一方面,到底河北鋼鐵需要保留多少產能,也亟待厘清。究竟該保留多少鋼鐵,既能維持市場供給,又能減少對空氣質量的壓力?
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給出的建議是,處罰一批、整治一批、淘汰一批。對治污設施運行不正常、環保數據弄虛作假的企業要嚴格執法,采取經濟處罰、停產整改、集團限批等多種手段進行制裁。
針對目前大部分鋼鐵企業沒有環評的現狀,要對現有鋼鐵企業逐一進行環保評估,提出整改要求,明確提出各個生產工序的排污節點應采取什么治污設施或措施,待治理完成后再批準運行。對經過整治仍然達不到排放標準的企業,應堅決予以淘汰。
10月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等6省區市在北京聯合召開會議,就今冬大氣污染防治進行地區間的協調。有媒體報道說,河北省有關領導表示,自己正在為即將召開的河北省兩會和全國兩會發愁:一是,擔心今冬明春污染重,“不好意思見大家”;二是河北淘汰一些落后產能會影響GDP,“正考慮明年怎么向人代會作報告”。
但他還是表示,盡管可能暫時影響一時的發展,但河北已經到了風口浪尖上,必須加強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