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的科學指南

發布時間:2019-10-25 13:45:42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李素霞 馮艷玲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綱要,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思維,自然中心主義,建設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為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科學指南,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抓好貫徹落實,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作為“十四個堅持”中的重要一條,“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綱要》強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人依靠自然生活,自然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前提和物質基礎。人類善待自然,自然也會回饋人類,人與自然是共生關系,理應保持和諧與平衡。在原始文明、農業文明社會中,人類依附于自然,靠天吃飯,其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看,均十分有限,談不上對自然的嚴重破壞,即使有破壞,自然基本上也能實現自我修復。但工業文明產生以后,以機器為代表的科學技術極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類一度以自然的主宰和征服者面目出現,自然生態環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破壞,造成許多不可挽回的生態危機和災難。對此,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由此可見,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

在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中,曾形成了人類中心主義和自然中心主義兩種對立的觀點,人為割裂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必須摒棄機械思維和二元對立思維,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科學思維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深刻揭示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綱要》強調,“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們務必要摒棄錯誤的傳統觀念,破解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兩難困境,樹立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兼得的新觀念。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還應看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綠水青山就是“金飯碗”,其所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轉化為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之間及人與自然之間的有機關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系統論的科學思維方法,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探尋發展和治理之道。自然生態系統的內部要素——山水林田湖草構成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也是生命共同體。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整個生態系統內部的互依關系、互補關系和共生關系,而且要關注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走出生態困境,建設美麗中國。

(三)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特征。面對生態困境,我們黨積極探求破解之道,這集中體現在對建設美麗中國的實現路徑的不懈追求和探索上。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綠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綠色發展作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不能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走過去那種“高能耗、粗放發展”“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是必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綠色消費,讓節約、環保、生態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綠色生活風尚,使保護生態環境和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全體人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是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實現循環的自然鏈條。必須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改變過去顧此失彼的錯誤做法,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綱要》強調,“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多同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嚴格、法治不嚴密、執行不到位、懲處不得力有關”。在實踐中,必須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必須依法依規加以嚴懲,使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和法律落地生根、取得實效。必須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嚴格考核問責,把生態環境保護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