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海東市秋季植樹造林“大會戰”開幕式現場。 魯丹陽 攝
中新網青海海東11月9日電(魯丹陽)“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長草。”這是歷史上的青海省東部山區的寫照,但隨著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該地逐漸筑起青藏高原上的“綠色屏障”。
青海省海東市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地帶,地處黃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河、大通河之間,該地常年干旱少雨、植被覆蓋率低。8日,海東市樂都區掀起50萬人(次)秋季植樹造林“大會戰”,這是該市連續三年第6次開展植樹造林“大會戰”。
圖為78歲的海東市退休干部吳啟章正在種樹。 魯丹陽 攝
據海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青川介紹,海東市連續3年組織開展春秋兩季植樹造林“大會戰”,相繼完成了西寧機場周邊綠化,繼續推進湟水規模化林場建設,實施了以小峽、大峽、老鴉峽三大峽口為重點的湟水河海東段生態修復和景觀綠化十大工程,扎實推進黃河兩岸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與青海省黃南州攜手在黃河岸邊共建民族團結林。
自2017年春季開啟造林綠化大會戰以來,海東市累計參加人數達262萬人次,栽植各類苗木1926萬株,植樹面積11萬畝。
與此同時,海東市持續掀起國土綠化的熱潮,深入推進“綠屏障、綠河谷、綠城區”等工程。通過開展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湟水規模化林場、南北兩山綠化等重點林業工程,共完成國土綠化235萬畝,建成區綠地覆蓋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了現在的23%和26%。
今年78歲的海東市退休干部吳啟章在秋季植樹造林“大會戰”這天也參與其中,在青海生活了55年的他見證了海東市生態環境的巨大轉變,“我的家鄉在山清水秀的湖北,剛來青海的時候特別不適應,周邊的山上寸草不生、風沙特別大,再加上高寒缺氧,這里的自然生態環境特別惡劣。現在的海東市植被多了、雨水多了,自然生態環境自然好轉,連公園里的鳥兒也變多了。”
近年來,青海省制定了《青海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總體方案》《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青海省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行動方案》等。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先后實施了國家“三北”防護林體系、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防沙治沙、黃河上游治溝減沙骨干工程、黃土丘陵區山水林草田路綜合治理工程等建設。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白皮書顯示,目前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態保育成效明顯,環境質量穩定良好,綠色產業穩步發展,科技支撐體系基本建立,生態文化逐漸形成,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示范作用正在顯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