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碳達峰”加速,基層生態環境部門需要哪些支持?

發布時間:2021-01-19 10:32:16  |  來源:中國環境網  |  作者:童克難 王珊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二氧化碳排放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持續努力減緩氣候變化、推進全球氣候治理的基礎上,我國按下了減碳加速鍵。

機構改革之后,生態環境部加快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印發《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啟動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的編制工作;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著。

但面對新的目標任務,生態環境系統特別是基層還存在能力建設不足、工作缺乏抓手等問題,需要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基礎較好,基層能力建設亟待加強

從1992年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加入《巴黎協定》后將“主動控制碳排放,落實減排承諾”寫入“十三五”規劃,我國一直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節能減排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2018年機構改革、組建生態環境部實現“五個打通”,其中之一就是在體制機制上打通了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管控。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和修訂,也為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提供了體制保障。

但對于基層生態環境部門來說,這項工作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能力建設有待加強,是目前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面臨的共性問題。

記者通過查詢全國31個省(區、市)生態環境廳(局)官方網站機構設置發現,目前只有3省成立了單獨的應對氣候變化處室,其他省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均與國際合作、大氣環境等工作合屬在一個業務處室。

這其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是獨立設有應對氣候變化處室的廳局之一。其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支持單位是自治區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機構改革之后,原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直屬事業單位自治區排污權交易儲備中心增掛自治區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但人員沒有轉隸,只劃撥了5個事業編制。據介紹,該單位今年計劃完成4個編制的公開招錄工作。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專業性強、涉及領域廣,尤其地州工作基礎相對薄弱,業務工作經驗不足,工作人員流動性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處副處長黃永亮說。

新疆面臨的問題,在全國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越到基層,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基礎越薄弱。

在市縣級層面,記者通過采訪華北、華南、華中地區有關市縣級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得知,其所在單位基本沒有專門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內設機構,這項工作大部分設在大氣業務科室。

“很多同志對這一項工作缺乏了解。因沒有具體政策,很多縣級生態環境部門處于觀望狀態。”多名基層生態環保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希望盡快完善有關制度,在制定有關政策和任務目標時充分考慮基層實際情況,同時對基層人員在降碳方面進行培訓、指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生態環境局大氣與應對氣候變化股負責人李佳彬說。

結構調整難度大,基層實際工作缺抓手

江蘇作為經濟大省,去年年底提出了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的目標。但率先達成任務目標,并非易事。

江蘇因為產業密集、城鎮密集、人口密集,單位國土面積污染物排放總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生態環境“超載”、環境成本“透支”的現象仍然存在。

據了解,為推動“碳達峰”目標實現,江蘇將在產業結構變革、能源結構變革、精準高效減排和經濟政策引導等四大方面發力。

而對于能源結構偏重的地區來說,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工作壓力,更是這些地區面臨的一個難題。

比如陜西省,產業結構重型化,能源消費重煤化,高碳結構性矛盾突出。“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72.73%,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的局面短期內仍難以改變,碳強度持續降低難度很大。”陜西省生態環境廳排污許可管理處(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張清香表示,盡管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但陜西省的控排任務形勢依然嚴峻。

這要求進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替代,達峰之后要保證碳排放總量不再增長,新增用能需求通過非化石能源和從存量用能需求中壓減空間的方式來滿足。

在這方面,浙江將聚焦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重點推進產業低碳發展,著力完善綠色低碳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這個過程也面臨挑戰。“浙江需要盡力克服可再生資源稟賦有限、核電建設和外來清潔電力調入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等客觀因素。”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規劃處(負責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一位同志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在實際工作中缺乏抓手,是基層生態環境部門面臨的另一個難題。

多名受訪者表示,相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二氧化碳并不是之前定義的污染物,多年來污染物管理過程中形成的項目環評、達標排放以及監督性監測和行政執法等相對成熟的手段,并不適用于控制溫室氣體,導致這一工作缺乏抓手。

系統謀劃,著力解決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

在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上述部分問題已經開始明確。

《指導意見》遵循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思路,從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制度體系、試點示范、國際合作等5個方面,提出了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重點任務安排,著力推進統一政策規劃標準制定、統一監測評估、統一監督執法、統一督察問責。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環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馮相昭認為,鑒于現階段地方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污染防治壓力較大,面臨溫室氣體管控意識不強、能力不足、人力財力配備有限等問題,導致統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難免會力不從心。

對此,馮相昭建議按照《指導意見》要求,以指導地方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為契機,強化宣貫培訓,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夯實研究基礎,調動地方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積極性。

“目前地方關注的重點應當還是如何實現碳達峰,當務之急是因地制宜科學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并積極落實。”馮相昭說。

碳達峰的重點領域與重點行業已經明晰。《指導意見》指出,鼓勵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制定碳達峰專項方案;推動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石化、電力、煤炭等重點行業提出明確的碳達峰目標并制定達峰專項方案。

“最后要強調的是,綠色低碳經濟是國際戰略競爭的重點,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宏觀經濟決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為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力。”馮相昭表示,對于這項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在人員編制、資金投入、技術支撐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本報記者張春燕、肖穎、朱智翔,特約通訊員楊濤利、溫宗萍、馮萬、劉茜、董浩、王莎、歐亮共同參與本文撰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