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規定,經組織科學評估,國家林草局日前擬定了《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稿)》(簡稱“三有”名錄),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中共包括陸生野生動物39目177科1789種,具體調整內容:一是將原名錄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范圍的187種加昆蟲的8屬(獸類12種,鳥類129種,爬行28種,兩棲10種,昆蟲8種8屬)野生動物予以刪除;二是將原名錄中轉按水生野生動物管理的191種(爬行43種,兩棲148種)野生動物予以刪除;三是新增680種(獸類30種,鳥類445 種,爬行49種,兩棲132種,昆蟲24種)陸生野生動物,擴大了保護范圍。
注意到,相比2000版“三有”名錄,征求意見稿偶蹄目中已將野豬刪除,高原鼢鼠、旱獺等野生動物也不在名錄之列。對此,專家表示,“三有”名錄調整堅持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生態優先,二是維護科研需要,三是有利于社會發展,對于不存在生存威脅、反而可能損害自然生態系統的物種不再列入“三有”名錄。但無論是否在“三有”名錄內,野生動物都不可以隨意捕獵或食用。, 為何不再列入“三有”名錄?
12月12日,中國林科院參與名錄制定的一位專家表示,2021年2月1日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布后,國家林草局委托中國林科院自然保護地研究所迅速成立專家委員會,研究擬定了調整“三有”名錄的基本原則,并下設4個專家組,分別對未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獸類、鳥類、兩棲爬行類、昆蟲類等陸生野生動物,綜合考慮種群變化動態、面臨威脅、社會關注等因素,逐一評估其生態、科研、社會價值,提出了名錄調整草案。根據專家委員會提出的意見,野豬等不存在生存威脅、反而可能損害自然生態系統的物種不再列入“三有”名錄。 “但因該名錄尚在公開征求意見期間,還需根據各方反饋的意見做最終調整。”該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即便野豬在“三有”名錄中除名,各省(區、市)也可以根據本區域內野豬種群的情況考慮將其列入本省的“三有”名錄中,而無論野豬是否是“三有”動物,都不能被隨意捕獵或食用。
野豬為何在局部地區泛濫成災?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在我國農村地區,野豬已成為致害范圍最廣、造成損失最嚴重的野生動物,同時,在南京、深圳、武漢、杭州等城市里也頻現野豬上街,對市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面對數量激增的野豬,國家林草局已會同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和國務院相關部委對全國野豬等野生動物致害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并在江西等14省(區)開展了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種群調控委員會主任王洪杰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隨著國家加強了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和人民群眾保護意識的增強,特別是1996年我國《槍支管理法》實施以后,規定公民不得非法持有槍支彈藥,依法收繳了社會上的獵槍,非法獵殺野豬的情況極少發生。加上野豬繁殖速度較快,一年一般產兩窩,一窩5只到10只仔,再加上大型肉食動物數量不多,野豬的天敵少,野豬的種群數量比其他野生動物恢復得快。目前,靠自然平衡來控制野豬的種群數量已做不到,所以野豬在局部地區就泛濫成災了。
野豬無論是否“三有”都禁止食用目前,野豬危害綜合試點省(區)已先后成立狩獵隊對野豬種群進行調控,最終目標是要把野豬的種群數量降下來,既能夠滿足良好生態環境的需要,同時也不至于給農民造成過多的損失。
野豬擬從“三有”名錄出名的消息發布后,引發輿論關注,不少網友評論稱“二師兄還是不能太囂張”“隨便打立馬成為保護動物”。 王洪杰提醒說,非洲豬瘟等一些疫病發生后,食用野豬等未經檢驗檢疫的野生動物對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很多隱患,并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也明確規定,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86-88828000 京ICP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341號 京網文[2011]0252-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