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70 年來最大的金融危機中止了全球近30 年的大景氣周期。2009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國家都出現了連續兩個季度以上的衰退,為阻止危機進一步升級, 2月以來,全球各國央行和政府聯手推出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財政刺激計劃。在超大規模的政策激勵下,5月份,全球經濟深度衰退態勢得到了初步遏制,并出現更多積極跡象,其中美國基本面數據出現衰退見底信號,歐洲及日本也出現微弱的好轉現象,而新興經濟體復蘇跡象則更為明顯。但是這些跡象是否真正預示全球經濟進入復蘇通道?復蘇是否得以持續?復蘇的力度如何?我們還需謹慎判斷。
一、 國際知名機構對全球經濟走勢的預測判斷
(一)全球主要經濟體國家先行指數呈現觸底回升態勢
4月份以來,美國、歐盟、日本以及其它主要經濟體國家的各項先行指標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彈,表現出全球經濟較強的周期性協動。世界大企業聯合會發布的反映未來3~6個月經濟發展趨勢的美國先行指數5月份上漲了1.2%, 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且升幅為5年來之最。從近日OECD 發布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先行指數上看,歐元區、日本以及大部分OECD國家4 月的先行指數也無一例外皆較3月有所上升。此外,世界范圍的PMI(采購經理人指數)、服務業指數,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等各項經濟先行指標等紛紛保持上升態勢。來自各國的報告顯示,全球的制造業衰退趨勢已經減弱。在分項指數中,產出和訂單指數在4月、5月均有較好的表現。全球制造業產出指數5月份為47.0,這一指數是自去年8月份以來的最好表現。對此,全球資產管理巨頭富達國際的投資總裁安東尼?波頓表示,近期包括美國和中國等許多國家發布的采購經理人指數等許多經濟先行指標已止住持續惡化的勢頭,這意味著,過去一段時間全球范圍內大量削減庫存的進程即將告一段落。美國銀行家協會經濟學家也樂觀的預期美國生產衰退將在第三季度結束。
圖1 金融危機后全球PMI指數趨勢圖
(二)三大發達經濟體未來走勢和復蘇次序的判斷
1、美國回穩跡象明顯。本次美國經濟衰退已經持續了18個月,衰退的持續時間甚至長于上世紀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和80年代的儲貸危機。美國經濟在2008年第4季度GDP折年率下降6.3%的基礎上,今年1季度GDP經季節性調整后折年率下降5.5%,連續兩個季度-6%左右的收縮。但在政府的大規模拯救措施的作用下,已經出現復蘇企穩苗頭。美國經濟諮商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經濟先行指標LEI 綜合指標已連續4個月回升,其中經濟先行指數LEI和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對整體經濟的預測的貢獻度最高,其次為住宅新開工數、M2、消費者信心預期指數、和10 年期國債與聯邦基金利率利差。據稱該整體先行指標能夠預測75%的經濟運行情況。
明年美國經濟有望恢復正增長。多家國際機構預計在下半年美國GDP 仍然表現為負增長,但明年將出現小幅的正增長,從此開始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周期。IMF、世行、OECD、美聯儲以及美國企業經濟學家學會(NABE)對美國2009 年及2010 年的預測如下表所示:
表1 美國經濟2009~2010年增長預測
機構
|
發布日期
|
2009年
|
2010年
|
IMF
|
6月
|
-2.5%
|
0.75%
|
世行
|
6月
|
-3.0%
|
1.8%
|
OECD
|
6月
|
-2.8%
|
0.9%
|
美聯儲
|
2月
|
-1.3~-0.5%
|
2.5~3.3%
|
NABE
|
5月
|
-1.2%
|
2.7%
|
2、歐盟經濟復蘇只在預期層面。2008年以來美國金融危機對歐洲實體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其波及速度和影響程度遠超預期。歐元區2009年第一季度GDP較2008年第四季度下降2.5%,較上年同期下降4.8%,均創下該地區自1995年開始記錄該數據以來的最大降幅。不過隨著大規模的經濟穩定措施和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以及全球外部需求的逐步回暖,歐洲經濟短期內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歐元區5月份制造業PMI由4月份的36.8升至40.7,服務業PMI由43.8升至44.8,先行指標的逐步企穩也引發了市場對經濟復蘇的預期。不過近日法國央行行長克里斯蒂?諾亞在國際金融協會春季會上指出,歐盟經濟仍處于修復前期危機帶來的損失階段,復蘇跡象并不明顯。當前危機第一波的負面因素正逐漸消退,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歐洲已做好抵御第二波危機的準備。
歐元區經濟委員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歐元區銀行總共需要撥備的壞賬大約為5800 億歐元,但到目前為止只撥備了1300 億歐元,還有4500 億歐元沒有撥備,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歐盟區過度依賴金融市場,各國政府間由于受到國家財政赤字和政府負債占GDP 比重不能超過3%及60%上限的限制,因此財政政策難有大作為,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歐盟經濟的復蘇。據歐盟執委會判斷,歐洲經濟將等到2010年下半年才會溫和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