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二、儲備貨幣動蕩人民幣升值預期在下半年將趨于弱化
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讓美元和歐元這兩大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受到沖擊。6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央行增加其他貨幣的持倉,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歐元和美元比重都出現下降。其中,美元在今年一季度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從上季度修正后的62.2%下降到61.5%,為10多年來最低。另外,歐元的比重也由27.3%下降到27.2%。
面對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大幅動蕩,人民幣啟動二次匯改,人民幣匯率彈性逐步加強以及雙向波動的態勢初步形成,從未來趨勢看,下半年人民幣并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可能性。
1、三季度出口可能下滑大大弱化人民幣下半年升值預期
當前全球經濟處于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再平衡是主旋律。我國的對外出口當前一方面受制于全球庫存回補趨于結束后的回落風險,另一方面歐債危機的滯后影響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在三季度也將逐步顯現。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背后意味著人民幣在某些特定的階段不排除會出現貶值的情況。本次匯改在當前階段出臺,也可以理解為對未來即將出現的出口下滑提供了一個匯率政策上的應對措施。
在5月份新增外匯占款驟降一半之后,6月份繼續下降。央行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新增外匯占款為1171.49億元,環比下降11%。5月新增外匯占款僅有1315.64億元,環比驟降54%。該數據也遠低于當月外貿順差與外商直接投資(FDI)之和,顯示出在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及美元避險功能顯現的情況下,中國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資本外流跡象,減緩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2、美元中短期強勢減小了人民幣遠期升值壓力
2010年以來,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和擴散導致美元幣值大幅走強,截至7月2日,美元指數收于84.37點,較2009年末上升了8.3%。由于國際金融危機期間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實行了實際盯住美元的特殊匯率制度安排,因此年初以來的美元升值導致其被動對一籃子貨幣升值。鑒于短期內美元的走弱和歐元的反彈可能將難以避免,人民幣相對美元的升值以及美元自身的弱勢,將共同影響人民幣對其他非美貨幣的匯價。不過,從海外NDF市場人民幣與美元的遠期匯率表現來看,盡管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的短期升值勢頭已逐漸清晰,但海外投資者對于人民幣的遠期升值幅度卻并不樂觀。根據BIS的數據,2010年5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為119.99點,較4月上升3.36%,自年初以來上升5.49%。實際有效匯率與美元指數的同步上升導致新興市場貨幣的升值預期有所下降,12個月無本金交割遠期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NDF)所反映的市場對人民幣未來一年的升值預期已從4月的3%降至1.3%左右,下半年升值壓力并不大。
3、人民幣單邊大幅升值空間已經結束
從人民幣升值的幅度看,現在的情況是由于歐元大幅度貶值,人民幣的有效匯率被動的進行了一次大幅度升值。換句話說,放開對美元的匯率,人民幣對美元的單邊升值的空間也不大。筆者測算了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的日數據,各幣種的權重選取參考雙邊貿易占比,與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數據一致。從全球危機以來,人民幣匯率名義有效匯率經歷了一個大周期:從2009 年3 月至12月,釘住美元的人民幣對其它貨幣大幅貶值;其后,隨著歐洲復蘇緩慢和其后的債務危機,歐元長期走弱,2010 年開始人民幣指數與美元指數一樣,進入單邊升值期。如果與2009 年3 月的底部比較的話,還有最多3%的升值區間,如果以危機前的均衡水平為標準,現在人民幣已經過度升值了1.5%。從一定程度上講,“參考一籃子貨幣”和“動態管理和調節”的提法也為貨幣當局的實際操作提供了空間。
三、匯率改革是下半年經濟博弈的開始而非結束
本次改革對經濟的影響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是有一點比較肯定,那就是這是經濟博弈的開始而非市場所想的結束,當我們迫于內部轉型和外部壓力而選擇回到正常政策路徑時,外圍形勢也變得更加復雜。因此,長期積累的全球經濟失衡和全球經濟復蘇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的實質,在中國主動加快匯率機制改革的同時得到了改善。
理論上,人民幣升值的代價是中國向全球輸出通脹,如果經濟運行正常,那么美國居民會轉而購買相對便宜的美國產品,這有利于美國的產出和就業,同時資產效應將導致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產品,這同樣有利于美國的產出和就業。但是我們也要預期到,升值對于中國傳統優勢的輕紡產業出口將產生致命的打擊,企業產出的下降也足以對它的進口產生不小的影響,而美國物價上升同樣也會對居民消費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所以改革不是簡單的3%的升值問題,它涉及更多的關聯,而具體的措施也非我們想象的簡單,預計在美元走勢不確定下,下半年匯率政策回歸將呈現緩慢的正常化路徑。(作者: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責任編輯:王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