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增長仍然疲弱 物價上漲壓力加大
——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短評
當前,經濟自主增長動力略顯不足,但經濟運行仍處適度可控范圍。工業增加值回暖力度偏弱,投資增長平穩運行,消費實際增速小幅略升,外貿出口好于預期,物價漲幅有所加快。綜合判斷,由于制造業產能過剩問題短期難以解決,影響企業庫存回補進展,工業生產恢復性增長過程拉長,宏觀經濟總體尚未走出周期性下行區間,盡管三大需求數據未見明顯惡化,但支持經濟增長動能不強,與此同時,由于貨幣投放效應逐步顯現,居民消費價格在經濟較弱的情況下漲幅加快,通脹壓力不可忽視。
一、投資增長后勁有待考驗,消費增長較為平穩
4月份,投資增長略降,消費需求較為穩定。其中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月同比增長20.1%,低于一季度0.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63%,月度同比與環比增速均有所放緩;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8%,增速較一季度小幅提高。
投資方面,基建投資與制造業投資不同程度回落,房地產投資大幅上升。一是由于宏觀經濟仍沒有走出周期性下行區間,宏觀調控的重點領域——基礎建設投資增長繼續保持20%以上的高速度。但是4月份基建投資增速僅為21.5%,顯著低于一季度增速4.1個百分點。基建投資增長與政府投入緊密相關,當前地方融資平臺風險不斷累積,有關政策正在逐步收緊融資平臺規模,資金繼續成規模擴張恐難持續,這對后續基建投資將產生一定影響。二是金融危機以來產能過剩問題一直困擾工業生產與制造業投資。由于國內外市場總需求不足、國內應對危機過程中再度積累的產能規模龐大,導致企業利潤下滑,制造業投資效率下降,社會投資意愿不足。4月份制造業投資再度回落,達17.8%,低于近五年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左右。從內部結構看,今年以來,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投資增長仍然較快,而裝備制造業投資整體低于平均增速,表明我國制造業投資仍未有效完成轉型升級過程。如果這一結構性問題無法解決,制造業新的投資增長點難以形成,我國制造業投資增長將繼續放緩。三是盡管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國五條”出臺,但并未阻止房地產投資熱度,4月我國房地產投資增長23.1%,高于一季度2.9個百分點。這主要源于兩點,一方面,年初以來住房銷售火爆,銷售額與銷售面積大幅攀升,房屋價格漲幅較大,與此同時貨幣供應量偏大,刺激了房地產投資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國五條”中最嚴厲的20%個人所得稅政策主要針對二手房交易,新房市場受沖擊較小,而且目前大部分省市沒有真正實施,因此調控對于房地產投資領域影響較弱。
消費方面,4月份消費增長不溫不火,名義與實際增速略高于一季度。限額以上商品中,受國際金價下跌影響,金銀珠寶零售總額同比大增72%,但是隨著未來金價波動幅度收窄,消費可持續性有待觀察;汽車銷售增長加快,4月為13%,高于一季度6.6個百分點,對當月消費總體增長起到了有力支撐;盡管房屋銷售不計入消費統計,然而前期火爆的住房交易情況帶動了家具、家電產品消費,二者4月仍呈良好增長態勢。但是增長低迷的餐飲業仍未好轉,4月增速僅為7.9%,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下降2.8%,反映出政策出臺后對于治理公款吃喝、反對鋪張浪費、厲行勤儉節約的成效。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較低影響,預計下一階段消費增長動力將偏弱,但由于消費在三大需求中具有穩定性,因此走勢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二、外貿增長好于預期,部分數據出現背離
根據海關統計,4月份我國進出口增長15.7%,其中進口增長16.8%,出口增長14.7%,實現順差181.61 億美元,收窄1.7%。4月進出口增速仍然普遍高于市場預期。盡管數據較為亮眼,但是其中不乏虛高、虛報現象。1-4月,我國工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進一步下滑至5%,其中4月僅為3.1%,低于外貿出口增速11.6個百分點,而歷史上,二者數值基本接近。究其原因,主要源于短期資本通過外貿領域不合規操作迅速流入。4月份,我國外匯占款再次回升至2943.54億元,較三月份增加580億元左右,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已連增5個月。這其中不排除,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企業通過高報價賣出,低報價買入,從而調入外匯,推高了外貿出口整體增速,并導致短期外匯占款增加的現象。我們從一季度我國對香港、新加坡、倫敦(英國)等離岸金融中心的出口增速和進口價格的下降程度上可見一斑。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緩慢,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全球貿易保護加深,我國外貿面臨的海外環境并未實質性改善,4月份我國PMI指標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6%,較3月份下降2.3個百分點,預示外需仍顯不足。而且年初以來,貿易結構中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勢迅猛,外向型企業仍需進一步加快轉方式和調結構步伐應;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持續升值、貿易壁壘盛行等因素均將制約下一階段外貿出口增長速度。當然,如果人民幣升值預期高溫不降,不排除部分短期資本繼續借道外貿途徑流入,拉高出口增速。
三、工業庫存回補緩慢
我國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累計增速從2011年10月達到最高點后,開始進入去庫存階段,歷經漫長的16個月,當前,企業產成品庫存3月累計增長8.8%,略高于1-2月水平,表明企業開始由去庫存逐步轉向補庫存。庫存回補帶動工業增加值提速,4月份增長9.3%,較前月提高0.4個百分點,但仍顯著低于十五年工業平均13.5%的增長速度。由于當前我國制造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鋼鐵、水泥、風電、造船、化工等大部分行業產能利用效率不足75%,有的甚至更低,同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與環比降幅再度加深,分別為-2.6%與-0.6%,達到6個月的低點,這兩個因素嚴重影響了企業庫存回補的意愿與進程。考慮我國GDP潛在增長水平下降至8.5%左右,工業與之匹配的增速大體在11%左右,當前工業不足10%的增長速度并不理想。一方面,我國產能過剩的行業生產效率下降,行業增加值增長不可能大幅拉升,另一方面,代表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的裝備制造業生產仍未顯現明顯加速之勢,我國工業生產在結構轉型中將承受減速之壓。
(四)物價上漲壓力加大
盡管宏觀經濟數據總體仍然較為疲弱,經濟增長動力并不強勁,但是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4%,漲幅超出預期。實際上,4月份從輸入性因素看,雖然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普遍實施強力貨幣寬松政策,但貴金屬、原油等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呈現跌勢,今年以來我國進口價格指數在100%左右繞動,并未出現拉升,輸入性因素并非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從需求角度看,4月消費需求增長穩定,其中受禽流感、病死肉等食品安全事件影響,相關消費需求并不旺盛;從成本推動角度分析,雖然近年來勞動力工資逐步上漲,但這是一個緩慢長期過程,一季度城鄉居民收入增幅下滑,因此4月CPI受成本推動影響有限。筆者認為,當前貨幣因素是推動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去年5月以來,伴隨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我國貨幣供給也有一定程度放大,M2占GDP的比重不斷擴大,社會融資規模大幅度增長,貨幣存量膨脹,給物價上漲提供了寬松的環境,成為推高短期價格提升的因素。(閆敏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