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成員國及中國、日本和韓國(簡稱“10+3”)的財政部長上周六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建立外匯儲備體系,作為避免未來金融危機的區域性措施之一,區域內任一經濟體在面臨貨幣危機時都可動用這一儲備。
這項在第十屆東盟和中日韓財長會議后達成的聲明稱:“我們一致原則同意,按部就班地采取由單一契約式協議控制、獨立經營的外匯儲備一籃子貨幣體系,是一個適當的多邊合作形式。”
亞洲目前已有8個國家之間簽署了總金額達800億美元的16個雙邊互換協議,該方案將升級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網絡,并可逐步削弱美元匯率過度波動對亞洲經濟穩定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應對潛在的金融風暴,這標志著亞洲金融一體化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不過,該計劃的關鍵部分尚未確定,包括每個經濟體承諾的規模,以及在何種情況下一個經濟體可以動用該外匯儲備池。該計劃的后續實行也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
在這次會議上,“10+3”財長審議了“清邁倡議”(Chiang Mai Initiative)多邊化、亞洲債券市場倡議、“10+3”研究小組等區域合作活動的進展情況,并探討了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的途徑。
“清邁倡議”是多數東盟成員國及中、日、韓三國在2000年創立的區域性外匯互換信貸協議。該協議為這些經濟體政府提供了更多資金用于對抗外界的投機沖擊。“10+3”一直在策劃加強“清邁倡議”貨幣互換網絡,并刺激仍不成熟的經濟體內部債券市場。
中國財政部長金人慶在率團參會時表示,希望各方加快推進“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他說,“10+3”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本次會議最積極的成果就是各方對推進“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達成了共識。
金人慶指出,推進“清邁倡議”多邊化在亞洲有重要意義,各方對此態度積極,有關管理、監督、運行、規模等機制上的細節問題已責成各方面進行研究。他希望最好在今年底的“10+3”會議前能拿出更具體的措施。
日本財務大臣尾身幸次表示,這是東亞金融聯盟前進過程中邁出的一大步。馬來西亞第二財長Nor Mohamed Yakcop則表示,這傳遞了一個非常好的信號,亞洲經濟體將使用自己的聯合儲備,在危機來時進行臨時自我支持。該體系存在的本身就將遏制有外界勢力想過分投機或操縱貨幣匯率的企圖。他還表示,可能需要一年多時間才會出臺具體的方案。
亞洲金融危機已經過去10年,亞洲經濟已經基本恢復,有的地區還經歷了強勁增長,東盟10國與中日韓的外匯儲備總計約3.1萬億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65%左右。但亞洲國家還在持續加強對金融危機的防備。
各國財長還表示,2007年的經濟成長前景仍然樂觀,并認為外部環境也為區域經濟擴張提供了有利條件。但他們也指出了風險因素帶來的挑戰,如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帶來的影響、大規模全球失衡和更劇烈的金融市場波動、貿易保護主義情緒上升以及石油價格再度上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