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來自非洲13個國家的22名官員來到南京農業大學參加為期3周的“非洲國家農業官員高級研修班”。對于中非兩方的農業合作,各國官員紛紛給予積極評價,期待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
南京農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張紅生說,研修班課程主要是把中國在農村改革、發展中探索到的新思路、新政策、新經驗以及新的農業管理方法與非洲國家的官員進行交流,其中包括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生物有機肥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都市農業發展、農產品供應鏈管理和轉基因與生物安全等。期間學員還會到科研機構、農業基地和鄉鎮企業實地參觀。
本期研修班一個主要特點就是課程內容結合中國、非洲共有的“合性”,使學員們學得更有參考價值,真的能夠幫他們解決問題,也使得這種技術、知識交流更有持續性,而不是“暫時性”的。
非洲國家在農業上有自己的優勢,研修班學員也都是政府官員,有經驗、有基礎,因此,這次交流一大特點就是相互學習。
埃及農業部國外農業關系亞澳司司長莫思特法·哈桑在課上介紹了在埃及普遍使用的節水灌溉系統。他表示,埃及屬于沙漠型農業,氣候條件與中國部分地區相似,兩國農業有許多可以互相借鑒的地方。
大多數學員都是“帶著問題來的”,他們根據本國條件有針對性地學習、提問。肯尼亞官員奧迪·威里斯說,肯尼亞鮮花種植業比較有優勢,但經常出現打不開市場的情況,中非雙方可以加強產供銷領域的合作交流。
利比里亞農業部助理部長丹尼爾·提裴宋認為,這種研修班的交流方式很有益處,雖然雙方在氣候、地理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但通過交流學習和吸收,中國許多有益的經驗和做法可以被借鑒到非洲,促進當地農業發展。其他官員也表達相同觀點,紛紛表示希望今后雙方能夠進一步加強農業方面的合作。
張紅生說,中非農業合作已經有近50年了,從一開始財力、物力上的物質援助,到現在技術、知識、專業人員交流學習,中非農業合作可以說找到了如何可持續的突破口,使非洲農業也找到了自我發展的途徑。
加納農業官員保羅·賽門說,目前非洲一些國家的農業發展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但通過雙方互通有無、交流合作,“總有一天我們的農業發展會和中國一樣”。(記者王雅楠 車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