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企業盈利的復蘇預期正成為繼流動性之后推動市場上漲的新動力。隨著A股進入中報密集發布期,我們建議在這一階段,投資者應該關注二季度盈利改善明顯的行業及板塊,短期可選擇業績處于改善“蜜月期”的鋼鐵、化工、機械等中游行業;而從中長期角度看,供需更為緊張的上游資源仍是首選。
業績成為新上漲動力
目前業績正成為推動全球股票市場繼續上漲的動力。例如在美國市場上,受二季度業績持續超預期及部分向好經濟數據的提振,連續兩周以來,美國股票市場表現搶眼,道指、納指等都重新創下本輪上漲新高。
美國金融行業的盈利恢復最為明顯,隨著資產狀況好轉,加上營收改善,金融業盈利整體優于預期,高盛、摩根大通、美國銀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公布業績后的上漲顯著鼓舞了市場信心。同時,盈利改善也不僅僅局限在金融行業,我們還發現包括基礎材料(美國鋁業)、制造業(通用電氣)、IT(IBM、谷歌)及消費(美泰)等在內的各行業,均較一季度有好轉跡象。目前微觀層面越來越多超出預期的企業盈利,正成為美國企業盈利反轉趨勢進一步確認的標志。根據標準普爾公司最新數據,預計二季度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單季每股盈利將達到14.6美元,環比增長將達到40%。
在中國方面,隨著房地產、汽車等行業的強勁恢復,二季度數據也顯示,中國經濟已處于V型右側的快速恢復過程中。同時我們也觀察到,雖然近期流動性對股市的推動并未出現新的驚喜,但A股市場依舊保持強勢上漲趨勢,背后重要的原因應該是來自于上市公司利潤的復蘇。預計未來一個階段,企業盈利將成為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投資者也需要注意抓住新階段市場的選股思路。
短期中游 長期上游
我們認為,投資者在目前階段的行業選擇上,可以關注估值尚處于合理區域,同時業績面臨上升拐點或提升的行業及個股。但是,針對目前市場中出現的“中游”還是“上游”的嚴重分歧,我們認為隱含在背后的邏輯是對未來一年內經濟增長模式的不同判斷。如果未來一年內出現了“高增長、低通脹”模式,中游行業的盈利改善空間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反之,如果出現的是“高增長、高通脹”,上游行業將在目前較高的盈利水平上出現更高的盈利水平。
要判斷未來出現哪一種情況,需要借助最基本的經濟總量供需分析模型。具體又可以從政府投資、私人投資、國內自主消費和出口幾個總需求組成部分來看:
投資需求: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33.6%,回顧歷史,這樣的增速已經成為除了2004年外,過去十幾年的最高水平。同時從投資細分情況看,不僅僅是行政引導下的國有投資增長迅速,目前民間投資正接過政府投資的“接力棒”,未來一旦外資開始恢復增長,將進一步推高投資上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