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國家外匯管理局上周末發布的三季度數據顯示,資本和金融項目繼二季度之后再度逆差710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呈現凈流出。對于有媒體稱“近一年來我國出現了兩三千億美元資本外逃”的說法,外匯局予以否認。
資本項目流出不等同資本外逃
外匯局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1478億美元,但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等在內的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854億美元,呈現凈流出。
三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再度逆差710億美元,前三季度,累計逆差854億美元,而在2011年的前三季度該數字為順差2341億美元。
國際上測度跨境資本流動狀況主要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項目數據,連續出現的資本項目逆差也引起了資本大量外逃的猜測,此前有媒體以外匯儲備變動扣減貿易、直接投資等項目估算得出“近一年來我國出現了兩三千億美元資本外逃”的結論。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在概念、方法等方面并不科學。他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854億美元(含誤差與遺漏),主要是由于在近期外匯儲備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我國通過貿易等經常項目交易獲得的外匯資產,不再為央行持有,而主要轉為境內機構和個人分散持有,這部分外匯資產必然由其以對外投資、借貸和存放等方式在境外運用,體現為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流出,并不等同于資本外逃。
本輪逆差始于2011年四季度
本輪資本項目逆差始于2011年四季度。去年四季度,我國資本項目呈現474億美元的逆差,這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三年來我國首次出現資本項目的逆差。
連續多年的資本項目順差為何發生逆轉?外匯局解釋稱,資本項目逆差反映了外匯資產從央行轉向境內機構和個人持有的藏匯于民過程。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企業等市場主體在銀行的外匯存款余額增加1388億美元,銀行自身增持外匯頭寸120多億美元。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王志浩也觀察到這一變化,他表示企業和家庭還將手中持有的部分人民幣兌換成了美元,這被計算在經常項目下而且非資本項目下。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并留在國內和資本外流是不一樣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表示,當前中國外匯儲備資產下降“是一種很好的變化”,主要原因是官方外匯資產減少,而私人外匯資產增加。他認為,這種“還匯于民”的幅度還應該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