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圖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6.19,再創新高。 新華社記者 馬研 編制 |
35個交易日,15次創出匯改以來新高,人民幣正以一種非常罕見的勢頭升值。升值導致制造業企業出口簽約和利潤受到影響,叫苦連連。
升值幅度超去年全年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4月起,人民幣一改一季度緩慢走升態勢,在4月1日至5月24日的35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5次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并在24日一舉升破6.19關口。
至此,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今年已累計升值1.57%,大大超過去年1.03%的全年升值幅度。此外,人民幣對歐元、日元等貨幣升值態勢更為凌厲,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匯率中間價分別升值約2.6%和19%。
升值致企業“很揪心”
本已遭受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上升夾擊的制造業企業對此叫苦連連。一家電子企業負責人稱“很揪心”,一筆10萬美元的單子,人民幣每升100個基點,利潤就損失一千多元人民幣。另一家民企則因為出口難做計劃將工廠由深圳遷往內地。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近日也表示,人民幣升值使中國企業出口簽約和利潤都受到較大負面影響。調查顯示,升值致“有單不敢接”現象嚴重、出口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有市場人士用定量分析直觀反映出這種沖擊: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毛紡織、服裝行業利潤率將下降3.19%、2.27%和6.18%。
“中國制造”價格優勢不再
一些人士更擔憂,人民幣持續快速升值,將大大削弱一些傳統優勢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對在海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中國制造”品牌帶來難以逆轉的負面影響。
“‘中國制造’的絕對價格優勢已一去不返,在目前的后制造時代,中國供應商必須增強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抗風險能力。”環球資源企業事務總裁裴克為在多地走訪外貿企業后如此感嘆。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外管局加大了對短期資本流入的監管和限制,加之國內經濟增長動能減弱也不支持人民幣繼續較快升值,人民幣升值速度將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