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導讀】消息稱央行正研究設立新機構負責大部分外儲投資。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匯率的變動產生的影響,真的不容小視,外匯儲備增長不僅對對人民幣供應產生壓力,還會帶來流動性過剩問題。中投公司作為中國人民銀行之外新設立的國家級外匯投資機構,設立的宗旨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還可提高外匯資產的投資收益。最新的消息說人民銀行正在研究設立新的政府機構來負責執行外儲投資的計劃。新的機構將是中投的補充。設立新機構的可能性有多大?東方匯金期貨金融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柳瑾對此發表評論。
柳瑾:現在還不太好作出明確的判斷。真正設立這個機構,首先應該是在央行和外管局之間以及中投之間先有內部的共同意見,現在看來,似乎外管局對央行的決定有一定的異議,還在討論當中。即便他們達成了統一意見,還要上報到國務院,經過國務院最終審批才有可能正式通過。即便最后會成立這么一個機構,這個時間恐怕相對也會比較漫長。
之前,有對于中投的業績不滿的批評聲,并一直在呼吁建立中投和外管局之外的平臺來進行外儲的海外投資。2011年中投境外投資全年收益-4.3%,創四年來的最差業績。不過,自公司成立以來的累計年化收益率為3.8%,呈正增長走勢。2012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資組合全年收益率達到10.60%,自公司成立以來的累計年化收益率為5.02%。中投的業績在增長,照此分析,成立新的機構,意義何在?
柳瑾:中投是在2006年由國務院委托財政部發行了一筆特別國債,以這筆國債去購買外管局旗下的外匯,用這個作為資本注入并成立了中投公司。如果發行國債,有融資成本,當時考慮的是要收回社會內過剩的流動性,中投的融資成本是6%,如果中投的業績回報低于6%,其實就是虧錢的。2011年的凈虧損就已經是達到了4.3%,如果再加上6%的融資成本,其實虧損已經10%了。在累計年化的收益率3.8%也低于6%,只有到2012年10.6%,才是有一個相當于5.6%的一個收益。很多政府一級的官員對這個收益相當不滿意,所有才要成立一個新的機構來做補充。
其實所謂的補充,更多的意義在于相互之間的競爭。很多國家也成立了多于一家的主權基金,比如新加坡。新加坡除了淡馬錫之外,還有一家政府投資管理局,它的投資規模是3200億美元,比淡馬錫1600億的規模還要大。另外,除了阿聯酋本身有主權基金之外,迪拜世界是它自己一家主權基金,第一大的酋長國阿布扎比也有自己的主權基金,設立這個的目的是為了相互之間的競爭,競爭才會有更好的業績。
但是也有這樣的擔心,相互競爭有沒有可能會出現業務重疊或者打架的情況,怎么樣的相互競爭才是一種良性的競爭,而不是互相搶市場?
柳瑾:這個機構的設立應該是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那么不同的部分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各有側重,不會造成彼此完全重疊。另外,也會有一部分的業務是重疊,比如相對中投在哪一塊業務上做的不好,就會有另外的一個新設立的主權基金來和它進行競爭關系。